锂电池知识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张进华:中国新能源汽车仍有很大进步空间

2021-04-24 ryder

近年来,国家一直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不断有新的政策出台,然而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进华看来,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进步是有的,但是和美国、日本以及后起之秀韩国等比起来,差距还是非常分明的。张进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自主品牌单个力量很弱,创新研发的模式也很分散,都是单打独斗,大家完全应当联合起来共同开发纯电驱动的平台,再做产业化、产品的差异化开发,这样才有可能在有限的资金情况下取得更好的效果。


针对新能源汽车发展,之前曾有口号要弯道超车,然而实际情况是,我们不仅没能实现超车,只怕再不更加努力,在不久之后又要成为落后者。


以下为访谈实录:


记者:今天在中韩汽车论坛上,您谈了很多我们在新能源方面的差距,您觉得如何中国能够尽快的弥补这方面的差距?


张进华:向韩国学习实在有很多地方要学习,汽车产业本身就有很多需要学习的,韩国市场不大,但它今朝已经变成全球非常有竞争力的一个汽车产业国了。


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我个人认为韩国的电池可能跟日本基本上处于一个水平,属于国际一流的,从技术水平到产业能力、产业竞争力,基本上领先。政府在研发上也给予比较大的支持,不单单电池,还包括燃料,韩国的燃料电池在国际上也属于一线水平。中国今朝跟国际上的差距比较分明。


今朝应当说要赶上挑战非常大,第一个,还是要全方位的,各个方面加大投入,包括政府的投入、企业层面的投入。我们政府在新能源汽车投入上,算上去年年底的创新工程,政府的投入也就是在80到100个亿人民币,这是十几年来政府在新能源汽车上总的投入。而韩国单单在燃料电池上投入大概就有5个亿美金,美国2009年在动力电池上的投入就达到20亿美金,这种差距非常分明,一方面我们投入少,而且投入相对比较分散。


第二,还是要创新研发的模式,我们今朝的研发我个人认为有点分散、单打独斗,国家应当进行产业引导,能够对共性的关键技术相对聚集进行开发,比如对于电池,特别对于材料的,基础的、理论的,包括这种评价办法,国际上大公司之间在纯电驱动的平台上都有合作,而我们中国自主品牌单个力量很弱,完全应当联合起来共同开发纯电驱动的平台,再做产业化、产品的差异化开发,这样才有可能在有限的资金情况下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