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知识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北大在锂电池层状正极材料范畴获进展

2021-04-24 ryder

随着锂电池在电动车和小型电网储能等方面的使用,人们对其能量密度、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锂电池的正极材料是限制其能量密度提升的紧要一环。


与目前商业化的钴酸锂、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相比,高镍层状材料具有容量高和成本低的优点,成为下一代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首选之一。然而,其较差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成为制约其商业化使用的紧要因素。这和高镍正极材料的表面结构和化学特性有很大的关系。因此,研究高镍材料的表面结构,找出影响其电化学性能的结构起源和机理,关于提升高镍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加快其产业化进程,具有十分紧要的意义。


近日,由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学院潘锋教授领导的清洁能源中心研究团队和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试验室王峰和白健明教授合作,运用原位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谱、X-射线吸收谱(XPS)、扫描透射显微镜-电子能量损失谱(STEM-EELS)结合电化学表征,对锂电池高镍层状氧化物材料在制备过程中的表面重构现象及相关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该工作近日发表在能源材料范畴知名期刊《先进能源材料》(AdvancedEnergyMaterials,IF=24.884)上。此外,采用同步辐射技术对锂电池高镍层状氧化物材料在制备过程中表面重构对阳离子无序(锂镍混排)的影响及机理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相关工作发表在著名期刊《材料化学杂志A》(JournalofMaterialsChemistryA,IF=10.733)上。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