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据悉,动力锂离子电池新强标拟2019年报批,2020年七月一日正式执行。从公布到2020年七月一日属于过渡期第一阶段,对新申请型式批准车型生效;2021年七月一日属于过渡期第二阶段,对已获得型式批准车型生效。
近期,有业内人士依据国标《电动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详尽条款,对现行推荐性国家标准与新强标的切换工作、新强标公布带来的认证申请变化,以及重点条款理解和判定一致性等问题进行了具体分解和探讨。
新强标电池单体实验取消跌落、针刺、海水浸泡、高海拔
在电池单体实验方面,新强标较GB/T31485-2015标准有所宽松。新强标中,过放电删除了“不漏液”;过充电规定“以?(A)以上电流进行充电,达到终止电压的1.1倍或SOC115%后,观察1h不爆炸、不起火”;温度循环删除了“不漏液”;挤压规定“挤压速度:2mm秒以下,挤压程度:电压0V,变形量15%,挤压力100kN,挤压力为样本重量的1000倍,不爆炸、不起火”;跌落、针刺、海水浸泡、高海拔等实验全部取消;外部短路、加热实验标准不变。
新强标电池组实验取消翻转、跌落,新增热扩散、过电流保护
在新强标中,电池包或系统机械安全性探测取消了“翻转”和“跌落”项目,电池包或系统的环境安全性探测新增了“热扩散”项目,电气安全性和系统保护探测新增了“过电流保护”项目。
电池单体和电池组统一为一个标准
到目前为止,电池安全标准有两个标准。分别是规定电池单体/电池模块安全要求的GB/T31485-2015和规定电池安全包要求的GB/T31467.3-2015。
其中,依据GB/T31485-2015的规定,电池单体的制造商要接受实验和获得认证;依据GB/T31467.3-2015的规定,部分OEM(代工)要接受验证和获得认证,并且依据电池单体范畴和电池组范畴的分类,来合理地获得认证。(注:此类OEM不笔直加工电池单体及模块,都由供应商加工。)
新的标准规定把电池单体范畴和电池组范畴统一称为一个标准,这种情况下,过去零部件制造商和OEM依据责任区分获得认证的办法就变得困难起来,此类OEM的范围可能比较大。因此,有关新标准实验执行和认证获得的办法上,要进行可行性探讨。
供应商接受GB/T31485-2015实验获得认证,可视同用于搭载同一电池单体的车型认证,新强标规定能否沿用这一认证?因为电池组结构不同,分别要电池单体和电池组的认证。但是,因为电池单体是相同的,是不是有必要每次都执行电池单体验证?这些问题都还要研究其合理性。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