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行业动态、科技前沿、新能源资讯

动力电池行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2020-10-27 瑞鼎电子

一、动力电池行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风起于青萍之末。三十年前,多少人料想,锂离子电池的问世会对后来人们生活带来如此多的改变。现如今,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充电宝等数码设备已经成为很多人须臾不离的办公生活器具,与之相应的是千亿级的消费锂电市场。其萌生,到壮大,可谓十年传育,十年发芽,又十年枝繁叶茂。甫入壮年时期,而新生代动力锂电又茁壮而起,吹荡几江春水。


投资市场逐价值而动,近几年来市场关注的焦点多在动力锂电,因其成长性和远未见到的天花板。然而在对标的选择中,暗含的是产业趋势的演变,也即一众企业,究竟花落谁家?动力锂电市场,尤其是国内的动力锂电产业,因其先天的强政策属性,其发迹到崛起,多为契合了政策、资金、市场的多维共振,而成一时之雄。当政策驱动力开始不可逆的减弱,产业竞争更多回归到企业的内生力这一层面时,鹿死谁手方见真章。

核心的问题在于如何判别,以何为鉴?所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认为,回溯近三十年的消费锂电发展历程,了解其产业变迁的路径,探究企业浮沉的背后,廓清产品迭代的谱系,将有助于对动力锂电池产业未来发展的思考。

二、消费锂电发展史

自1991年全球第一支商业化锂离子电池由日本索尼公司推向市场以来,锂电池产业发展已走到其第28个年头。经过将近30年的发展,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从无到有,成为继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之后第四种已经成功商业化应用的二次电池,并替代其它三种电池在下游市场的部分应用场景。锂离子电池最开始应用于消费领域,经历了日本独大到中日韩三足鼎立的时期,在消费电子领域的格局已经基本稳定。未来中国能否超越日韩成为锂电池领域的霸主主要看中国企业在动力电池领域的表现。
 

2.jpg

2.1第一阶段(1991-2000):日本垄断,韩国进入,中国研发

1991年,日本索尼公司开创锂离子电池商业化生产先河,锂电池开始大量应用于移动电话和便携式电子产品。受益于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对传统镍镉、镍氢电池的替代,锂电池呈现翻倍增长。1994年索尼公司锂电池月产量达到200万支,1998年日本锂电池的生产能力达到4亿支/年。除了索尼外,日本另一巨头松下于1994年开始研发可充电锂离子电池,1998年量产笔记本电脑专用的圆柱形锂离子电池,并建成了业内领先的锂电池生产线。

韩国吸收和引进日本的先进技术,利用财团优势和国家力量进入锂电池行业。1998年,LG化学开展锂电池业务。1999年,三星SDI成功开发出业内最大容量1800mAh圆柱锂电池,标志着三星SDI锂电池业务开始。

中国从90年代初开始研究锂离子电子电极材料和电池,于1996年研制成功移动电话、摄像机用18650型电池,电池容量达到索尼的水平。这一时期虽然尚未有一家中国企业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但涌现出一批日后将成为锂电池行业重要力量的企业。1994-1999年,光宇、比亚迪、力神和ATL先后创立。

总的来看,1996年全球锂离子电池产量1.2亿支,到2000年产量达到5亿支。若按照电池能量计算,2000年全球锂离子电池产量1.8Gwh,年复合增长率约为80%。在这一阶段,日本成为全球锂离子电池研发和生产中心,市场份额在90%以上。
 

3.jpg

4.jpg

5.jpg

2.2第二阶段(2001-2010):中日韩三足鼎立,国产化助力中国生产商崛起

进入新世纪后,电池行业的发展呈现三个特点:

科技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促进消费电子产品增长,带动整个电池行业市场规模继续扩大。200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957万部,笔记本电脑3900万台,到2010年,两者出货量分别为3.05亿部和2.01亿台,年均复合增长率64%/26%;

锂离子电池凭借容量电压高、充放电性能好、质量轻便、更环保的优点继续替代镍镉、镍氢电池的市场份额;

2001年入世以来,全球化专业分工加快,中国逐渐成为全球消费电子的制造中心,手机、微型计算机等产量逐年增长,带动国内锂电池行业快速发展,逐步抢占市场份额。

6.jpg

7.jpg

2008年,松下与三洋电机合并,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电池供应商。不过松下的扩张并没有掩盖日本在全球锂电池市场份额下降的事实。受到中韩低价销售竞争路线的影响,日本锂电池市场份额从2002年的65.3%下降到2011年的34%。

与此同时,韩国企业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完整的产业链以及低廉的成本抢占市场。三星SDI不断在电池容量上取得突破,2002年开发出世界第一个435Wh/L的聚合物电池,2003年开发出世界最大容量的笔记本电脑用圆柱形2400mAh电池,2006年成为世界上最早实现量产2600mAh锂电池的企业。得益于深度绑定客户三星电子以及传统客户诺基亚在手机业务端的强劲表现,三星SDI的消费锂电池市占率也在不断提升,2010年达到20.2%,超越松下成为消费锂电池市场份额第一。LG化学是全球独一无二的以化学品和材料为基础的电池公司,能够自产部分正极材料和电解液,有利于不断降低电池成本,同时下游绑定LG电子。综合两家韩国企业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韩国企业善于利用财阀和国家支持的优势参与研发和整合产业链,降低产品成本的同时绑定本集团和本国客户保证产品销售,再利用这种优势参与全球竞争。实践来看这种发展思路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韩国锂电池市场份额从2002年的10.7%增长到2011年的29.8%。

中国在这一时期最成功的举措就是实现了上游锂电材料的国产化,从而利用成本优势打入国际市场。2000年负极材料和正极材料钴酸锂实现国产化,2001年国产电解液开始进入市场,2005年隔膜技术取得突破,2011年电解质制备技术取得突破。四大材料的国产化带来成本迅速下降,并且帮助中国本土企业不断进入下游优质企业的供应链,实现市场份额的提升。到2010年,比亚迪、ATL、力神和比克已经成为中国锂电四巨头,直接与松下、三星SDI、LG化学进行竞争。与韩国相比,中国虽然没有良好的垂直整合条件,但具有更加低廉的成本,再加上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全球制造工厂的地位,中国的锂电池市场份额由2002年的11.2%扩大到2011年的33%,极大缩小与日本的差距。

分析这段时期国内锂电行业四巨头格局的形成,可以看到锂电池产业集中主要是受到资金、技术实力的影响。大企业拥有资金,拥有自己的研发团队和实验室,更加能够满足国际大客户的需求。小企业很多从生产山寨手机电池起家或者受到环保要求而从镍氢电池转型而来,但资金和技术跟不上,市场占有率很低,平时多做贴牌生产以及加工。据中国电池网统计,2012年,中国锂电池产量排名前十的企业合计产量24.3亿Ah,占中国总共产量的63%,其中四巨头的产量达到17.3亿Ah,占前十名的45%。

综合来看,全球锂离子电池产量由2000年的1.8Gwh扩大到2010年的21.56Gwh,年复合增长率28%。经历了最初十年的野蛮生长,锂电池行业仍然保持较高的增速。日本仍然是锂电池行业第一,但规模上的优势已经非常微弱,中韩凭借低成本以及优质客户的配套成为重要的两级,中日韩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
 

8.jpg

9.jpg

2.3第三阶段(2011-):消费锂电行业洗牌,新增长极出现

这一时期整个锂电池行业又呈现出三大特点:

触屏智能手机浪潮来临,突出变化就是苹果的崛起和诺基亚的衰落,聚合物软包电池开始大规模应用;

消费电子行业增速逐渐放缓,动力电池行业成为锂电池新的增长极,引来众多企业纷纷抢滩布局;

中国凭借低廉的成本、多年来的行业积累以及政府的积极扶持继续在锂电池市场上高歌猛进,并来到全球第一的位置。
 

10.jpg

11.jpg

日本在这一时期的锂电池份额继续萎缩。以消费加上动力锂电池合计口径来看,日本从2012年开始就已经下滑到全球第三的位置,主要是因为日本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扩张速度低于竞争对手,而传统的消费电子行业增长即将面临瓶颈,市场份额又不断被中韩蚕食。

三星SDI凭借对三星手机和iPhone的深度绑定,消费锂电池市场份额继续扩大,坐稳全球消费锂电池冠军宝座。由于中国动力电池厂商发展势头迅猛,韩国整个锂电池行业市场份额自2012年以来跟随日本不断下滑,位居全球第二。
 

12.jpg

中国本土的消费锂电池供应商随着智能手机的洗牌发生了格局上的改变。作为苹果、三星、华为的供应商,截止到2012年,ATL锂电池电芯累积出货量超过10亿颗,6年时间翻6.7倍,跃居全球聚合物锂电池出货量第一,并在之后一直保持这一地位。与此同时,诺基亚和摩托罗拉在行业变革中失去了自身的位置,供应商也受到冲击。三大手机霸主的加持以及传统手机巨头的没落让ATL成为国内消费锂电池领域的龙头,并甩开与其它三大巨头的差距,在2016年占国内消费锂电池市场份额超过20%,产值近第二名的5倍。中国消费锂电池的格局由四巨头变成了一家独大。

2014年是锂离子电池行业动能转换的转折之年。2011年到2013年,消费锂电池凭借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崛起尚能保持20%以上的增速,2014年之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的出货量增长陷入停滞,消费锂电池的产量增速也降到10%以下。与此同时,动力电池异军突起,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2011年到2013年复合增长率为50%,2013年到2017年复合增长率160%。受动力电池增长的带动,2011年之后整个锂电池行业产量增速保持在30%以上。2015年,中国在整个锂电池行业产量市占率达到35%,居全球第一,不过单家企业前三依旧被日韩占据。
 

13.jpg

14.jpg

纵观锂电行业近三十年的发展,消费锂电池价格从最初的600日元/Wh下降到2011年的25日元/Wh,降幅超过95%。如今锂电池在消费领域的量和价已经呈现出平稳的状态,动力电池成为新的驱动因子,有望复制消费电池的发展之路。
 

15.jpg

16.jpg

三、锂电巨擘兴衰考

3.1技术之争:日本实力雄厚

锂电池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锂电材料的发展,在这方面日本始终处于领先位置,这得益于日本对于基础材料研发的重视。在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六氟磷酸锂、铝塑膜等关键材料上,日本厂商最初都处于绝对垄断地位,即使如今被中韩企业快速追赶,在高端领域也有强大的竞争优势。而在电池形态方面,日本也始终保持着开创性的技术创新。索尼不仅是商用锂离子电池的鼻祖,同时早在1995年就发明了对日后影响深远的锂离子聚合物电池。时至今日,日本在新兴动力电池如氢燃料电池、锂硫电池、固态电池方面依然保持着极高的研发热情。韩国的技术实力虽然不如日本,但由于得到财阀和国家的支持,韩国在电池领域的探索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技术上的优势帮助日韩企业占据消费电子产品高端市场。松下和索尼是笔记本电池的主要供应商,而三星SDI和LG化学则占据着高端智能手机的大部分市场。

ATL成立之初虽然是一家中国企业,但在技术支持和战略管理上深受日本企业TDK的影响。在1999年公司创立之初,公司面临技术路径和研发方向的选择。当时市场上常见的圆形电池、方形电池等产品是索尼、松下等日企的天下,自动化程度很高,质量整齐划一,中国企业与之竞争的方法就是通过降低成本,比他们卖得更便宜。在其它中国企业采用这种方法逐渐占领市场、进入手机巨头的供应商体系时,ATL选择了走差异化路线,研究尺寸灵活多变、不太适合自动化的聚合物软包电池。这种技术路线在2010年之前相比于其它厂商的优势并不明显,但2010年之后,随着触屏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兴起,更轻、更薄、更安全以及能量密度更大的聚合物软包电池脱颖而出,成为新兴触屏电子产品的新选择。另外在笔记本市场存量领域,软包电池也在不断取代传统圆柱电池的份额。ATL在成立之初就选择了一条现在看起来具有竞争力的道路,为之后与苹果三星的持续合作、成为全球出货量最大的聚合物锂电池生产商以及中国最大的消费电池企业奠定了基础。
 

17.jpg

18.jpg

反观国内其它厂商,大多数从最初就主打圆柱形或铝壳方形电池,在功能机和早期非触屏智能机时代尚能占据相当大的市场份额,但随着触屏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崛起,传统手机市场逐渐萎缩,铝壳市场每况愈下。到2017年,方形电池在消费类产品中的应用主要局限于传统功能手机和部分低端智能手机,圆柱形电池主要用于笔记本电脑和移动电源,两者的发展速度和市场规模都不及软包电池。以比克为例,公司的方形电池在营收中占比最大,软包电池发展时点较晚。根据比克电池2014年财报披露,锂聚合物软包电池在比克的营收中占比14%,且以国内客户为主。
 

19.jpg

20.jpg

21.jpg


中国在技术方面整体落后于日韩企业。根据数码之家2014年对18650锂电池的样品研究,国产18650电池容量一般1200-2400mAh,而日韩18650电池容量在2000-2800mAh之间。同时国产电池存在容量虚标误差大、放电电压偏低、一致性差、寿命短等问题。我们认为与国外的大集团、大财阀相比,中国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无法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这就导致了国内企业过分注重营销以及生产制造,过分看重对短期市场占有率的提升,缺乏对行业发展的全面的认识。这也是中国绝大多数厂商在抢占日韩市场份额的时候却无法进入高端市场的重要原因。

3.2成本之争:中国低成本路线存隐患

中国最初正是凭借着低廉的成本不断抢占日本企业的市场份额。中国的低成本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半自动化生产线。由于锂电池生产对环境的要求比较高,日本采取了全自动化流水线生产,固定资产投资比较高。而以比亚迪和比克为代表的中国生产商充分利用中国国情,采取了半自动化的生产方式,精密工序使用单台的自动化设备,而精度要求不高的工序以及简单工位则采用人工方式进行,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企业生产成本。

低廉的劳动力价格。与国外锂电池工厂相比,中国当时的劳动力价格很低。以2003年为例,我国制造业雇员的平均工资水平约等于美国的1/22,日本的1/23,韩国的1/14。

低的原材料价格。在2000年之后,上游锂电材料相继实现了不同程度上的国产化,中国厂商逐步摆脱了对部分国外高价原材料的进口依赖。

韩国在原材料方面也有一定的成本优势,主要在于上游锂电材料的垂直供应链。以LG化学为例,凭借自身数十年材料生产研发经验,在开发锂电池的时候有产业链协同的优势,可以将正负极材料、隔膜等第一时间导入到它的产品设计中,并且极大缩减原材料购买成本。
 

22.jpg

总的来看,在成本方面,中国最具优势,日本处于劣势,而韩国的成本水平位于中日之间。我们可以从产品价格大致窥探企业的定位。锂电池价格一方面反映了企业自身的技术水平和技术路线,一方面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产品的成本高低。根据《基于中国专利的锂电池发展趋势》的统计数据,2009-2010年,日本企业平均电池单价多在4美元/支以上,韩国企业大约在2-3美元/支,中国企业在2美元/支以下。ATL由于产品中聚合物电池占比较高,一定程度上拉高了自身平均价格水平。锂电池价格的下降除了规模因素外,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中国厂商的进入。日本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逐步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但这样的措施带来的降本幅度仍然不足以和中韩企业在产品价格上形成竞争。可以说,成本因素是导致中日韩三国市场份额变化的主要原因。
 

23.jpg

虽然在2000年以后中韩都凭借相对于日本的成本优势取得了市场份额,但两者的发展路线却不一样。除了ATL之外,中国电池厂商的扩张依赖的是低成本下的市场驱动而非技术驱动,占领的大多都是以方形手机电池为主的低端市场;韩国虽然也靠低成本占领低端市场,但另一方面通过技术研发抢占日本在高端领域的市场份额。在软包电池方面的技术积累也帮助韩国企业占领了高端智能手机市场,而国内大多数厂商的市场份额集中在低端消费产品领域。

3.3渠道之争:韩国受益于强大后盾

韩国消费电子行业的突出特点就是产业链的垂直一体化,两大电池厂商的下游都有市场份额庞大的消费电子终端产品生产商。早在2012年,三星就超越诺基亚成为手机销量全球第一,并在之后一直保持这一优势。上游电池厂商三星SDI成为最大受益者。以三星GalaxyNote7为例,电池供应链中三星SDI占70%的份额,剩下30%的电池由ATL提供。不仅如此,三星SDI和LG化学的外部渠道也十分广阔,两者都是苹果等高端电子产品的长期供应商。

24.jpg

日本和韩国类似,在外部渠道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并且企业也多以集团形式存在,但集团内部的终端电子产品的表现不如韩国。以索尼为例,同样是拥有集团内部的消费电子终端企业,下游产品却无法给电池环节提供足够的市场。合资公司索尼爱立信在塞班系统时代获得了相当的市场份额,但随着新一代智能手机的兴起退出市场;安卓系统时代的索尼手机由于价格高昂、软件系统缺乏创新而为人诟病,在手机榜单中早已不见身影。与手机业务命运相似的还有笔记本业务。由于PC市场的萎缩,索尼于2014年将运营长达17年之久的VAIO笔记本电脑业务出售。没有强大的后盾,再加上成本端的劣势,索尼的锂电池业务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市场占有率下降,最终于2017年被出售给村田集团。

同样拥有强大的外部渠道,背靠客户取得市场份额突破的还有ATL。在确定了聚合物锂电池的技术路线之后,ATL通过技术研发和反复试验,改进了电解液配方,解决了当时普遍存在的电池鼓包问题。2004年,苹果公司为了解决电池鼓包和循环寿命过短的问题找到ATL,ATL就这样凭借已经掌握的技术成为苹果公司的供应商,为其旗下mp3产品iPod供应电池,之后随着苹果进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领域成为iPhone和iPad的供应商,并伴随苹果产品的全球热销建立了中国消费锂电池的霸主地位。

比亚迪、力神、比克等国内大型锂电池企业凭借低廉的成本以及与传统手机相匹配的铝壳电池先后成为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巨头的供应商,迅速抢占市场份额。2010年后,传统手机巨头在行业变革中失去了自身的位置,市场被新势力取代,供应商也受到冲击。以比亚迪为例,到2011年其消费锂电池产品几乎全部应用于手机领域,而诺基亚是其最大的客户。虽然大部分日韩企业先前也是诺基亚的供应商,但他们拥有其它优质客户作为替代。因此,客户结构和产品应用领域单一是比亚迪逐渐丢掉市场份额的重要原因之一。
 

25.jpg

总的来看,日本和ATL凭借技术优势长期掌控高端渠道,中国大多数企业则因为单纯依赖低成本路线而屈居低端市场,韩国则拥有技术和成本的相对优势,在高端和低端领域都占据着一定的份额。
 

26.jpg

3.4低成本路线酿苦果,国内厂商谋转型

经过近20年的发展,消费锂电池行业已经接近饱和。据高工锂电统计,2014年国内锂电池行业电芯企业达到760家,90%企业营收都在1个亿以下,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竞争十分激烈,特别是在面向低端客户、技术壁垒较低、利润率较低的传统铝壳电池市场受到的影响更大。而且锂电池行业受到人工、原材料等成本上升的影响,行业利润率进一步降低。根据鑫科材料参股天津力神投资分析报告的数据,2012年国内70%的锂电池企业亏损或处于盈亏平衡的状态,余下的企业净利率也只是保持在个位数。

行业的衰退给龙头企业也造成了影响。比克电池在2008年之后营收即放缓停滞,净利润更是由正转负,于2010年录得公司历史上最大亏损,毛利率也大幅下滑。力神电池自2010年之后净利率常年保持在5%以下,于2013年发生亏损。伴随着消费锂电的饱和以及对动力锂电良好前景的预期,包括比亚迪、力神和比克在内的众多厂商纷纷转向或者加大动力电池的研发和生产,在传统消费领域投入的精力有限,而前期的大量动力电池资本投入进一步加重了企业的经营压力。
 

27.jpg

另一方面,ATL主打的聚合物软包电池由于面向高端数码市场、竞争压力较小、利润率较高,因此业绩受到行业整体衰退的影响较小。即使在行业饱和以后,ATL也不断在快充和无人机领域寻求新的增长点,并在无人机锂电池领域做到销量世界第一。ATL凭借差异化的技术路线和竞争对手的转型再一次为自身创造了占领市场份额的良机。

3.5技术——成本——渠道演绎锂电巨擘兴衰

纵观消费锂电行业发展趋势以及各家巨头的兴衰史,可以看到技术、成本、渠道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只不过不同的时期每个因素的重要性不一样。在20世纪90年代,由于整个锂电行业是一张白纸,谁能凭借技术率先进入,谁就能获得市场,日本是这一理论的有力践行者。2000后,由于行业原有技术不断被竞争者突破,技术之争演变为成本之争,中韩凭借成本优势抢占日本企业的市场份额。技术之争和成本之争的最终立足点即为渠道之争,都是为了获得下游客户的供应商资质。在技术趋于雷同,没有取得明显突破的情况下,客户更关注性价比,因而低成本是拓展渠道的重要砝码,像是2000年之后大多数的中韩企业;而在新的技术出现并适应市场需求之后,行业格局就会重新洗牌,有技术储备的企业就会通过掌握更高端渠道而实现飞跃,比如2010年后的ATL和LG化学。在降成本、争渠道、适应市场变化的同时,带来了新一轮的技术革命,新的技术变化又带来了新的成本缩减或者渠道转变。如此循环往复,此起彼伏,不断推动整个行业往前发展。而当技术定型、成本抬升、市场饱和之后,行业格局就已基本形成。
 

28.jpg

四、动力锂电同与异

4.1老对手,新战场

消费锂电的发展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最初几乎只有日本一个玩家,到后来中韩进入,经过将近30年的发展,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动力锂电的发展建立在消费锂电原有格局的基础上,中国不再是行业最初爆发的观望者,而是参与者和赶超者,背后还有政府的支持以及占全球产量50%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从当今动力锂电池市场格局来看,行业中的巨头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原来的消费锂电池厂商中转型过来的。日本企业依然具备全球顶尖的锂电材料研发实力,在技术积累和改进方面拥有核心竞争力。韩国企业的上游端原材料优势依然存在,但缺少集团内部终端子公司,垂直化战略受到一定影响。为了弥补这一劣势,韩国积极与国内和国外的整车厂商建立合作关系。比亚迪成为新的垂直一体化典范,依靠下游汽车业务带动电池销量增长,同时布局上游原材料。而宁德时代脱胎于ATL,传承了先进的日本管理模式和丰富的工艺改进经验,有望通过绑定下游高端客户复制ATL在消费锂电领域的成功。这些企业本身具有专利技术、人才和供应链积累,有一定的先发优势,成功的概率很大。经历了消费锂电时代的角逐,中日韩三国处于同一起跑线,进入了新一轮的竞争。
 

29.jpg

从行业增速来看,全球动力锂电池需求量从2011年开始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5%,中国的增速快于全球增速,达到90%以上。锂电池的大规模放量也导致电池价格大幅下跌,2007年到2017年动力电池价格跌幅约为75%。随着各国纷纷提出降低电池价格目标,动力电池价格将会继续下探。
 

30.jpg

4.2技术研发更趋多元化,降成本更加紧迫

在消费锂电时期,锂离子电池除了电池形态上由圆柱和方形电池升级为聚合物软包电池外,在锂电材料方面基本上没有出现大的技术突破。到了动力锂电时期,汽车相较于电子产品来说,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对续航、安全性以及电池寿命的要求更高,因此技术上的突破就成为了电池厂商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在电池形态上,圆柱、方形、软包电池各有优势;在正极材料方面,富锂、高镍、尖晶石镍锰等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在负极材料方面,硅碳、金属锂的研发热情高涨;在电解液添加剂、隔膜、固态电解质方面的研究跟进也丝毫没有落后。各家动力电池巨头纷纷建立起自身的技术优势,追求更高的能量密度。
 

31.jpg

降低电池成本成为了电池厂商需要解决的另一大问题,一是由于当前锂电池的成本在整车成本中的比重远大于消费电子产品,客户对于电池价格的变化更加敏感,二是因为如果不缩减电池成本,新能源汽车在价格方面无法与传统燃油车形成竞争,而消费锂电池不存在下游产品替代的问题。因此动力电池的降本需求比消费电池更加迫切。降低成本的途径主要有:上游原材料的整合、技术进步替代传统原材料、规模化生产。除此之外,日韩企业也在世界各地建立电池工厂,既可以更好地与下游客户绑定,又可以降低运输成本。
 

32.jpg

4.3客户结构分化依然明显,合作绑定更加深入

在渠道方面,动力电池行业依然遵循着消费锂电行业的逻辑:得下游客户者得天下。车型的畅销情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池厂商的市场格局。松下独供特斯拉,LG化学配套日产聆风、雷诺Zoe等,比亚迪电池内供,宁德时代广撒网。与消费锂电客户结构相似,目前国外高端新能源车型的电池供应商依然被松下、三星SDI和LG化学等日韩企业占据。国内厂商除了宁德时代以外,还没有能进入国际乘用车市场的企业。中国企业需要更多地凭借技术追赶和成本缩减进入高端客户的供应链,避免重蹈消费电池覆辙,在低端市场参与过度竞争。
 

33.jpg

34.jpg

35.jpg

与消费锂电不同的是,动力电池企业在渠道方面与下游客户的绑定更加深入。有以松下和特斯拉为代表的合资派,也有国轩与北汽为代表的入股派,还有少数整车厂商自建电池厂。这一趋势一方面说明了动力电池厂商更加注重对渠道的抢占和对下游市场的布局,另一方面说明了锂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地位比消费电子产品更加重要。
 

36.jpg

4.4政策指引高端市场,发展逻辑重复演绎

国内动力锂电发展初期伴随着政府的扶持和指引,电池出货量快速增长。不过消费锂电时期存在的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的问题以更快的速度在国内动力锂电市场出现。在经历了早期大量的政策红利之后,补贴政策开始放缓,补贴门槛逐步提高,再加上日韩企业回归中国市场,国内动力电池行业进入淘汰阶段。政策的指引很明确,就是要通过设立更高的门槛清除低端无效的产能,打开国门面对强大的日韩对手,倒逼国内企业实现技术进步和成本控制,从而迈入高端市场,参与全球化竞争。
 

37.jpg

38.jpg

消费锂电时期出现的技术—成本—渠道的演绎逻辑依然会贯穿于整个动力锂电发展时期,并且企业在技术和成本方面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每一轮演绎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会有企业胜出,也有企业被淘汰,伴随着行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升,最后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格局。中国厂商要想在同日韩等国际巨头的竞争中胜出,就必须加大研发力度,寻求技术突破,拉近与日韩企业技术上的差距,再通过大规模生产、技术进步、原材料的进一步国产化等措施降低成本,技术与成本的有效结合才能保证争取高端渠道,打入国际巨头的整车供应链。如果不注重技术研发,只是单纯地通过其它方式降低成本,那也只能是在低端市场进行重复生产,也无法避免亏损甚至被淘汰的命运。这也是消费锂电行业带给动力锂电行业最大的启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换个角度看,此篇报告若为业界人士所见,管中窥豹、未及全貌,剖析未尽致要当是难逃之短。至于国内锂电企业为何汲汲于低端降成本,而鲜有拔地而起、论剑高端的,当只系企业家之因?

五、投资建议

三十载产业浮沉,不是三十页纸所能道尽的;此篇中,我们所追寻的是,以时间为轴,以国别和企业为抓手,去描绘产业版图的变迁、企业代际的兴衰,按图索骥、找出竞争制胜的关键,这属于从结果归因,而未能从源头出发。下一篇报告中,我们将从产品、下游的需求出发来一探究竟。

回到投资推荐上来,我们认为消费锂电渐至散尽的硝烟,在产业年谱上留下了几个金色的烙印——

1)海外制高

无论技术还是渠道,日韩在锂电领域的领先优势短期内都较难撼动,中长期看,国内的规模优势会在多大程度转化为内生新劲,来弥合差距还属未知;海外锂电企业LG、松下、三星等仍将是动力锂电领域的第一梯队,已进入其供应链的国内优质供应商将最为受益,推荐关注新宙邦、星源材质。

2)技术出奇

与消费锂电不同的是,动力锂电的技术迭代还远未完成,能量密度从200到500wh/kg以上的进阶,将是产业技术升级的主线;其间每一次的技术革新都意味着新一轮的产业洗牌抑或跃迁,软包崛起即是一例,且技术升级的进程是非线性的,而每一领域的技术领头羊最有望拔得头筹,推荐关注杉杉股份、当升科技、璞泰来、新纶科技。

3)渠道持重

消费锂电发展史中,ATL发迹于渠道、索尼没落于渠道,渠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渠道对应下游需求,又意味着品牌的加持,是资源、研发、品质、时间最归一的体现,亦是暂态下企业竞争力和发展前景的对标,鉴于动力电池对整车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并有渠道资源的头部电池企业将深度受益,推荐关注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
 

40.jpg

六、风险提示

6.1电动车产销增速放缓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基数的不断增长,维持40%以上的年复合增速将愈发困难,从目前的政策导向和行业发展趋向上看,短期内商用车的发展将以稳为主,而乘用车能否实现快速增长,即面向大众的主流车型何时推出将是关键变量。

6.2产业链价格战加剧

补贴持续退坡以及新增产能的不断投放,致使产业链各环节面临降价压力,尤其是中游环节,面临来自下游整车厂削减成本的压价,及上游资源类企业抬价的两难局面。近年来投资的不断涌入所形成的新增产能,将在未来一段时期加速洗牌。

6.3海外竞争对手加速涌入

随着国内市场的壮大及补贴政策的淡化,海外巨头进入国内市场的脚步正在加快,对产业格局带来新的冲击。诸如车企特斯拉、电池企业松下/LG等正纷纷酝酿在国内设厂或扩大产能,其品牌、技术、布局等方面的优势将是国内电动车产业链的重大挑战。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