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知识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新能源三元高镍进行时 高壁垒铸就强者愈强

2021-04-27 ryder

2018~2020年我国正极材料需求量分别有望达到25.5、31和40.2万吨,其中2018~2020年三元正极需求量分别为12.7、16.8和23.8万吨。


2018~2020年我国新能源车复合增速达到42%,带动电池以及正极材料大发展。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挂钩能量密度,驱动高能量密度化;高能量密度提升关键在于正极材料,高镍化趋势已定。


2018~2020年我国正极材料需求量分别有望达到25.5、31和40.2万吨,其中2018~2020年三元正极需求量分别为12.7、16.8和23.8万吨。新时代证券估计2018~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对应三元正极总需求分别为5.32、8.78和14.42万吨,其中高镍三元正极总需求分别为1.59、4.16和9.75万吨,高镍三元正极渗透率分别为29.94%、47.32%和67.58%,呈快速增长趋势。


新时代证券指出,相比一般三元材料,高镍三元材料拥有几大壁垒:①在前驱体制备、正极材料烧结和加工环境(湿度控制、温度控制、气氛控制)方面要求相对苛刻;②高镍三元材料进入电池厂商的技术门槛、认证时间以及认证难度都在提升;③要对正极材料进行掺杂改性以及表面包覆解决,并且需要适合的高镍电解液进行匹配。由于高镍三元壁垒较高,短期内仅几家龙头企业拥有比较成熟的技术,在以出产费定价模式下,拥有技术及先发优点的企业有望受益于高壁垒高毛利,尽享高镍三元的放量以及行业聚集度提升。


新时代证券对NCM523、NCM622和NCM811三元正极材料成本进行拆分研究发现:①从正极材料成本角度看,NCM523单吨成本最低,NCM811每kWh成本有一定的优点;②从正极材料售价角度看,NCM523单吨售价和每kWh售价均为最低;③高镍三元正极出产技术难度大,能耗高,需要纯氧气氛,正极出产费分明高于一般三元正极材料;④综合成本以及技术考虑,正极厂商自产前躯体模式拥有更高的毛利率以及更有效率的技术开发速度,在高镍正极行业竞争中更容易抢占先机,提升市占率。


新时代证券认为,从产业链角度看,正极材料企业受到上下游双重挤压,议价能力相对有限;从盈利模式看,正极材料企业会多采用出产费模式,长期看利润会逐步向赚取合理的出产费靠拢;上下游挤压+出产费模式,对于正极材料企业来说,成本控制能力很紧要,能赚取超额利润时间点主要是三个:①领先于国内其他厂商实现进口替代阶段;②新进入优质大客户快速放量阶段;③依托技术优点领先于国内其他厂商实现高壁垒高毛利的新兴材料放量销售。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