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知识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什么是糊式电池?

2021-04-27 ryder

什么是糊式电池


糊式电池,锌锰电池的一种。又称浆糊电池。因正负极间的隔离层是含有电解液的浆糊而得名。一般在圆筒形电池中采用。糊式电池于1910年发明,一直沿用至今,依然是锌锰电池中的主要品种。中国的锌锰干电池总产量中,约有80%为糊式电池。

结构糊式电池的结构如图1所示。电池的中心有作为正极的碳棒,具有多孔性,对电池放电过程中萌生的气体兼有排气作用。碳棒装入电池往日要先经憎水解决。碳棒周围紧贴着的是正极粉料,由二氧化锰、导电碳粉(乙炔墨、石墨)和固体氯化铵混合组成。正极粉料与以氯化锌和氯化铵的水溶液混和后,经过加压成型,成为电芯。在正极电芯与兼作容器的负极锌筒之间,注入电解液糊(简称电糊)。电糊是以氯化铵和氯化锌为主的电解液、面粉、淀粉以及少量的氯化汞和表面活性剂组成,经一定温度加热,糊化成为胶状物,作为正、负极间的隔离层。氯化汞的作用是减缓锌片的腐蚀。在电芯的上部留有空气室,作为排出气体和电芯膨胀的空间。为了戒备水分的蒸发,在空气室上部用封口剂密封。封口剂通常由沥青和松香组成。碳棒顶部装有与之紧密配合的铜帽,作为正极端。负极锌筒底面作为负极端的称为半关闭电池;也有再装上一个马口铁底板作为负极端的,称为全关闭电池。为了戒备锌筒在放电过程中不断消耗造成穿孔而引起漏液,在锌筒外面包裹纸或塑料筒,如果装上金属外壳,则防漏性能更好。


糊式电池

制造工艺由于各加工厂所使用的设备和工艺要求上的差异,加工工艺流程不尽相同。图2所示的圆筒形糊式电池制造工艺流程是一种常见的加工流程。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