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知识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启动电池(摩托车、汽车电池)修复技术

2021-04-27 ryder

启动电池(摩托车、汽车电池)修复技术

一、观察询问

1、询问电池使用年限,是不是长期搁置(长期搁置电池易发生严重硫化,可先采用小电流除硫)还是在用电池。有没有修复过,是不是存在严重自放电的情况(若自放电严重,则需换电解液)。


2、观察外观是不是完好,是不是有漏液,极柱是不是损坏(这类电池可修,可不修)。电池内电解液是不是干涸或已很少(可先补充1.28g/cm3比重的稀硫酸至上下水平线之间)。


3、观察电池内部极板是不是存在严重变形(发生这类情况可报废)。


4、用比重吸取每个格内电解液,反复几次,观察电解液是不是混浊(有些电解液较清的,要问清楚是不是是客户自己补充过水或补充液)。


二、初步测试

1、用比重计测试单格之间比重是不是均衡。测试单格落后情况,一般单格落后严重的电池修复率比较低。


2、将电池接在高频活化仪上(红色夹子接电池正极,黑色夹子接电池负极),打开活化电源开关,观察电压表指针变化:


①显示电池电压:调节电流旋钮(若电池电压低于6V,仪器会自动保护,此时可按下复位按键,再调节电流旋钮),观察电流表与电压表的变化。若电流不变化,电压升至很高40V左右,这类电池一般为严重硫化,可先采取小电流慢慢除硫修复。若电流可调至很大,可采用大电流对电池充电约三、四分钟,观察注液孔是不是有烟雾冒出,若有则此电池可能汇流条已损坏,可考虑报废。


②显示活化仪输出电压(活化仪输出电压为48V左右),经过几分钟后电压没有下降情况的(排除活化线上的保险丝问题)可判断此电池断路。若电压缓慢下降,则此电池基本属于严重硫化。

※综合上述因素,判断是不是接收电池,接收后做客户登记,清洗电池外部。


三、修复步骤

1、用高频活化仪采用0.1C的电流对电池进行充电(C表示电池容量,例如容量为50Ah的电池,则充电电流为:0.1×50=5A)。当电池电压充至14.7V时,此时用比重计测试单格酸比重,并记录下来。然后将电流调至0.05C进行脉冲除硫修复。10小时左右对电池的单格进行酸比重测试,若酸比重无变化,则可排除电池硫化故障。若酸比重上升但没达到要求(正常酸比重值为1.28g/cm3)则持续除硫修复,若长时间除硫后酸比重不变化且达不到要求,则需重新调配酸比重。若酸比重达到要求可停止脉冲除硫修复。


※若电池通过除硫修复就修好的,且自放电不严重,则可以认为修复结束。


2、电池经过上述操作后,若出现电解液严重混浊或是自放电严重(活性物质脱落沉积于底部造成的正负极搭接),排除内部硬短路后。那么需要更换电解液来处理故障。


首先采用C10(C表示电池容量,例如容量为50Ah的电池,则放电电流为:50÷10=5A)的放电电流将电池放电到0V,将电解液倒掉(可倒入装有石灰的塑料容器里,避免腐蚀及污染环境)。如果倒出的电解液中有颗粒状的褐色物质,则正极版活性物质脱落的很严重,这样的电池可笔直报废。电解液倒出后,用开水清洗电池内部,直至倒出的水不在混浊,最后再用蒸馏水清洗一次。


※有些电池装配的空间较紧,杂质沉淀在底部后从注液孔无法倒出,这时就需要在电池底部打孔。每一个格都是独立的,所以需要打六个孔(打孔时可先将内部电解液倒出一部分后,将杂质留于一角后进行)清洗完毕后挫出麻面,再用AB胶或其它耐酸的胶进行密封。24小时后再注入电解液。


3、清洗完毕后,注入1.34g/cm3比重的电解液,然后用高频活化仪采用0.1C电流对电池进行充电至14.7V。然后调小电流至0.05C再充电10小时左右即可。洋溢电后测量每格酸比重是不是符合要求,不符合的进行调配。


4、静止一天后测量电池容量,合乎标准后,即可交客户使用。若还是存在自放电现象则可作为报废电池解决。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