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知识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锂离子电池软包和硬包锂离子电池的区别解析

2021-04-27 ryder

锂离子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1912年锂金属电池最早由GilbertN.Lewis提出并研究。20世纪70年代时,M.S.WhitTIngham提出并开始研究锂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出产、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所以,锂离子电池长期没有得到使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今朝锂离子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


锂离子电池大致可分为两类:锂金属电池和锂电池。锂电池不含有金属态的锂,并且是可以充电的。可充电电池的第五代产品锂金属电池在1996年诞生,其安全性、比容量、自放电率和性能价格比均优于锂电池。由于其自身的高技术要求限制,今朝惟有少数几个国家的公司在加工这种锂金属电池。


锂电池结构

锂电池是前几年出现的金属锂蓄电池的替代产品,电池的主要构成为正负极、电解质、隔膜以及外壳。


正极---采用能吸藏锂离子的碳极,放电时,锂变成锂离子,脱离电池阳极,到达锂电池阴极。


负极----材料则选择电位尽可能接近锂电位的可嵌入锂化合物,如各种碳材料包括天然石墨、合成石墨、碳纤维、中间相小球碳素等和金属氧化物。


电解质---采用LipF6的乙烯碳酸脂、丙烯碳酸脂和低粘度二乙基碳酸脂等烷基碳酸脂搭配的混合溶剂体系。


隔膜---采用聚烯微多孔膜如pE、pp或它们复合膜,尤其是pp/pE/pp三层隔膜不仅熔点较低,而且具有较高的抗穿刺强度,起到了热保险作用。


外壳---采用钢或铝材料,盖体组件具有防爆断电的功能。


锂电池工作原理

锂电池的工作原理就是指其充放电原理。


当对电池进行充电时,电池的正极上有锂离子生成,生成的锂离子经过电解液运动到负极。而作为负极的碳呈层状结构,它有很多微孔,到达负极的锂离子就嵌入到碳层的微孔中,嵌入的锂离子越多,充电容量越高。此时正极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同样道理,当对电池进行放电时(即我们使用电池的过程),嵌在负极碳层中的锂离子脱出,又运动回到正极。回到正极的锂离子越多,放电容量越高。我们通常所说的电池容量指的就是放电容量。此时负极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不难看出,在锂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处于从正极→负极→正极的运动状态。如果我们把锂电池形象地比喻为一把摇椅,摇椅的两端为电池的两极,而锂离子就象优秀的运动健将,在摇椅的两端来回奔跑。所以,专家们又给了锂电池一个可爱的名字摇椅式电池。


软包锂离子电池解析

软包锂离子电池只是液态锂电池套上一层聚合物外壳。在结构上采用铝塑膜包装,在发生安全隐患的情况下软包电池最多只会鼓气裂开。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