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钴价的大幅上涨已经成为动力电池加工的心病,因原材料成本快速上涨,推高镍三元电池成为行业共识。行业弃钴用镍,必将引起电池行业洗牌加剧,钴价持续看涨高镍电池成市场前景。
原材料涨价尤其是钴价大幅飙升,已成为动力电池加工厂家不可承受之重。
1月22日,全球最大的基本金属及其它金属的期货、期权市场伦敦金属交易所,挂牌出售的现货金属钴价格为80000美元/吨,而在2017年初这一价格为32500美元/吨,仅过一年,钴价大涨近150%,令业界咂舌。
当前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普遍采用三元材料,即正极材料为镍、钴、锰组成,其中钴必不可少,起到稳定材料层状结构、提高材料循环和倍率性能的作用。
高镍电池成市场前景
采访中,记者知道到,为处理原材料成本快速上涨问题,推广具有更高能量密度的高镍三元电池成为行业共识。
三元电池中,按照镍、钴、锰三者用量比例,详尽可细分为111型、523型、622型和811型等。2017年动力电池主要是以三元111型、523型为主,今年及将来三元622型和811型将成为新的风向。
2017年上游原材料的涨价让电池加工商都感受到了压力,其中正极材料价格上涨传递的成本压力最大。比克选择三元正极材料创新来降低钴的使用比例,也就是811高镍正极材料。”比克电池副总裁李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毫不讳言行业处境。
据解析,比克是目前国内首家可以使用高镍811材料实现电池量产的加工企业,其在811高镍电池材料创新使用方面,不仅实现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同时提高了镍的比重、降低钴的使用,在成本方面抵御了一般三元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
目前来看,由523型过渡到622型意义不大,将笔直过渡到811型。”“真锂研究”首席分解师墨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鉴于811型技术门槛高,尤其是安全问题,将会出现一种中间形态,即7:1.5:1.5。据知道,这种形态在安全性上好很多,且已有几家企业在做。”
他进一步指出,“钴价飙升,考验着电池厂商的功力,规模大、加工管理控制好的企业将会胜出,而粗放式管理的企业则会很难过,将进一步加剧行业洗牌。”
“面临钴价飞涨,企业要加快技术进步。”国联证券分解师马松这样告诉记者。尽管高镍电池是将来发展方向,且不少大的电池厂家也在积极研发和量产,但是高镍技术路线,却有着很高的技术门槛。“高镍路线对材料纯度、含氧量、湿度、洁净度等要求很高,这些都成为技术壁垒。如果中小企业切入高镍路线,不管是在资金投入还是技术指标上,都是很大的负担。”马松表示。
除选择高镍路线外,智能制造升级、提高自动化程度、从内部管理和工艺创新等方面进行成本控制也成为不少企业的选项。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