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知识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锂离子电池使用常见七大问题原由分解及处理方案

2021-04-27 ryder

随着科技水平的高速发展,锂离子电池的使用范围及作用早已不言而喻,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锂离子电池事故问题总是层出不穷,时时困扰着我们,鉴于此,小编特别整理了锂离子常见问题原由分解及处理措施,希望给大家提供方便。


一、电压不一致,个别偏低


1.自放电大造成电压低


电芯自放电大,使其电压降低比其它快,电压低可以通过存贮后检电压来消除。


2.荷电不均造成电压低


电池测试后在荷电时,由于接触电阻或测试柜荷电电流不一致造成电芯荷电不均。在短时间存放(12小时)测电压差别很小,但长期存放时电压差别较大,这种低电压并无质量问题,可以通过充电处理。在加工中荷电后存放超24小时测电压。


二、内阻偏大


1.测试设备差别造成


如果测试精度不够或者不能消除接触电组,将造成显示内阻偏大,应采用交流电桥法原理探测内阻仪器测试。


2.存放时间过长


锂离子电池存放过长,造成容量损失过大,内部钝化,内阻变大,可以通过充放活化来处理。


3.异常受热造成内阻大


电芯在出产(点焊、超声波等)使电池异常受热,使隔膜萌生热闭合现象,内阻严重增大。


三、锂离子电池膨胀


1.锂离子电池充电时膨胀


锂离子电池在充电时,锂离子电池会自然萌生膨胀,但一般不超过0.1mm,但过充电就会造成电解液分析,内压增大,锂离子电池膨胀。


2.出产时膨胀


一般是出现出产异常(如短路、过热等)造成内部受热过大电解液分析,锂离子电池膨胀。


3.循环时膨胀


电池在循环时,厚度会随着循环次数增加而增加,但超过50周次以后基本不在增加,一般正常增加量在0.3~0.6mm,铝壳较为严重,此种现象属于正常电池反应造成。但如果增加壳体厚度或减少内部物料可以适当减轻膨胀现象。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