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知识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王子冬:处理动力电池安全问题 要将发展脚步放慢一点

2021-04-26 ryder

8月29日,2019中国电池与储能产业峰会在上海举行。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副秘书长王子冬做了题为《后补贴时代下动力电池新发展》的演讲,并于会后接受了记者的独家专访。


对于动力电池安全性问题以及将来电动车的发展方向,王子冬感触颇深。他提到:“在火灾原由尚不明确的当下,不能一味提高电池能量密度,需要将研发脚步放慢一点。”


平衡能量密度安全问题亟待处理


调查显示,今年5月起,连续发生的79起新能源汽车起火案例中,大多数为三元锂电池。那么,到底是何原由,导致火灾频发?


据王子冬分解,当前,新能源汽车着火事件频繁发生,与过度追求能量密度关系较大,电池不管是磷酸铁锂离子电池、还是是三元材料电池,易燃物都是电解液,只不过三元材料电池在出现问题时温度上升比较快,更容易点燃电解液而已。


另外,王子冬提到,今朝多人在都在深入研究BMS,但是我们目前遇到的大量着火事件中,这些BMS犹如都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他讲到,电池如果受外部影响,BMS是能够起到保护作用的,但如果是电池内部出现问题,BMS就不太容易管了,这就是BMS不能避免事故的原由。


王子冬表示,关于动力电池安全性的核心问题在于业界至今还没有找到锂离子电池出事的真正原由。他提到,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主要表现为动力电池热失控。热失控仅仅是一种现象,关键是要找到引发热失控的原由。目前看事故原由错综复杂,事故源头难以明确,所以动力电池的安全性问题应得到高度重视。


但是,据王子冬解析,业界也在不断反思电动车的安全问题,盲目追求高能量密度成为焦点。多位专业人士指出,理论上电池能量密度与安全性成反比。如果市场过度追求高能量密度,安全问题可能会增多。所以,他提议,各新能源汽车企业不要着急把电池能量密度提得太高,不要太冒进。他提到:“不能玩命加工,我们需要给社会一个交代。”


“另一方面,目前在中国加工动力电池的企业比较多,企业间电池的加工质量管控水平参差不齐,这样的话不管做什么材料的锂电池都会着火的。”王子冬强调,在现有环境下,虽然未能明确已发生的起火事件与追求能量密度之间存在的笔直关系,但随着高镍三元电池进入市场,新能源汽车面临更高的安全管控要求。处理动力电池安全问题,需要企业将脚步放慢一点,走稳一点。王子冬提到,要更多从单体电池材料、结构、加工过程管控,以及后面的使用管理、维护、包括数据分解等等一系列层面去管控,要想方法找到着火原由。而各家企业,也需要从单体电芯、模组设计和电池组的结构设计多个层级提高整体安全性。


创新技术研发寻找2020年新出路


除了动力电池的安全问题,2020年去补贴之后,新能源汽车的竞争优点不再。面对外资涌入,燃油车能量密度远高于动力电池,氢能市场不太成熟的行业现状,王子冬也表达了自己对明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担忧。


他提到:“目前,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天花板太低,电动车还不具备颠覆传统燃油车的能力。2020年之后,新能源汽车很难与燃油车做竞争,因为我们本身并不具备特别突出的附加值与优点。”另外,王子冬也提到,当前市场上,不乏很多“别有用心”的投机分子,未必都是为了新能源汽车而来。经过市场的洗牌,“海水退去后,谁在裸泳就看出来了。”


那么,对于真正致力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企业来说,该要怎么样应对将来挑战?王子冬也给出了自己的提议。


首先,电动车需要在设计理念上冲破传统燃油车的局限,创造新颖神奇的外观设计。在功能上,也需要增加新的价值,提升高效利用率,满足交通工具的使用功能。


其次,在技术层面上,需要大量采用节能技术,真正改善环境质量;要利用车辆安全自动化控制技术,降低车辆结构综合成本,提高附加值。


另外,在创新开发上,需要开发新型动力能源系统,在高安全、长寿命的动力电池系统集成技术上下功;通过提高利用率,实现动力电池的多级利用,来降低使用成本;要开发安全、长寿命的快速充电技术,处理电动车安全性、长距离行驶问题。


除此之外,王子冬也强调,企业还需加大投入,着力处理电动车加工、使用、回收、再利用过程中的污染、安全等诸多问题,更全面地与绿色接轨。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