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知识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我国电池企业在国内是什么优点?

2021-04-26 ryder

继续了几年的动力电池白名单制走到了尽头。


近日,工信部发布公告称,自今年6月21日起废止《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5年第22号),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批符合规范条件企业目录同时废止。这意味着2015年3月24日发布的、被业内人士称作动力电池白名单的《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停止实行。而白名单的取消,也让国内动力电池市场进入新一轮猛烈竞争中,群雄逐鹿的时代到来。


不过,将来,在日益开放的市场环境下,随着新老竞争对手的继续发力,中国电池企业还能否保持优点地位值得关注。


首先,老对手日韩电池企业正在卷土重来。过去两三年,中国电池企业在国内市场的优点非常分明,尤其是宁德时代等代表性企业,订单雪片般飞来,可谓是供不应求。这种现象的出现,除了中国企业本身在产品、技术方面的实力过硬外,还有外在因素的影响。其次,新对手欧洲企业乃至政府正在逐步掌控电池供应主导权。德国总理默克尔及欧盟委员会部分官员一直呼吁欧洲企业自产电池,以在将来电动车竞争中掌握主动权。而今,他们已经有了实质性行动,今年6月中旬,瑞典电池初创企业Northvolt宣布获得10亿美元融资,将在瑞典开建欧洲首个锂电池超级工厂。Northvolt还与大众集团合作,计划在德国建立第二座超级电池工厂。此外,PSA集团和电池制造商Saft希望组建一个欧洲财团,联合加工电池。在政府方面,德国承诺提供10亿欧元资助欧洲区域内的电池加工,以减少欧洲车企对亚洲电池厂商的依靠。


最后,下一代电池技术开发竞争猛烈,包括固态电池、锂空气电池等。以固态电池为例,日本正在举全国之力研发固态电池。去年6月,日本国立研究机构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宣布,启动第二阶段固态锂电池研发项目,合作成员包括丰田、日产、本田等车企,以及松下、GS汤浅等电池厂商,三井化学、旭化成、东丽等材料厂商。此举可谓是聚集电池产业链上下游的全部力量,攻坚固态电池技术。NEDO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固态电池相关的专利申请,日本占到一半,远远高于中国。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