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知识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美国对台太阳能电池片反倾销重审出炉 税率降至4.2%

2021-04-26 ryder

美国商务部于昨日发出对台湾电池反倾销重审的初判税率,台湾厂商由最低11.45%、最高27.55%、其他厂商19.5%,降至最低3.5%、最高4.2%、其他厂商4.09%。应诉人之一中美晶体系(旭泓、升阳科)拥有本次的3.5%最低税率、亦有台湾最大的PERC产量、又有组件品牌能相辅相成,为本次最大的赢家。反观新日光、太极因未参加本次复审,适用去年19.5%的税率,只能寄望加速第三地产量的产品差异化布局,才能再有发挥。


据EnergyTrend观察,由于过去两年间,多数我国一线垂直整合大厂已至东南亚布局零税率产量,在第三地多晶产品选择已多、且目前美国大型地面电站均匀价格已降至US$0.35-0.37/W来看,若要与第三地零税率产量竞争,恐没有太大优点。


而单晶、单晶PERC产品在去年美国展后掀起一波热潮,我国一线大厂在2016Q4开始对美国的PERC出货也分明抬升。目前第三地单晶、PERC产量仍在爬坡阶段,较为成熟的零税率单晶PERC产量算上SolarWorld、韩华Q-cells、RECSolar不超过2GW,使得台湾在单晶以及单晶PERC产品能因为低税率略有发挥。


目前单晶PERC在美国屋顶型市场仍有US$0.38~0.45/W,以台湾仅3.5-4.2%的税率来算,若能以自有组件出货将有发展空间,但若仍以倚靠低税率,仅能为高效电池片争取短暂优点,竞争力仍会随第三地单晶、PERC产量的逐步张大而优点渐减,故低税率只能成为近期的过渡。


回顾过去几年,台湾厂商在过去无反倾销税、低反倾销税时期都已经错失发展组件品牌良机,使得公司在第三地产量快速上升时竞争力锐减。不仅下游发展成效不彰,近来上游的单晶硅片来源也未能加以巩固,演化为高效电池效率、品质优良,但依旧利润有限。将来,台湾厂商除了沉思单晶以及PERC产量、效率要怎么样尽速发挥之外,向下游发展的决心也需更加坚定。否则若仅寄望以电池片销往美国,也恐将在组件大厂须巩固组件出产利润之时,把台湾最后的优点产品PERC电池砍至成本线价位。本次税率的优点不能仅考虑短多局面,而是趁稍有喘息之时要怎么样严防长空格局,才是台厂当务之急。


EnergyTrend分解師林嫣容表示,除了一线的模组厂商能在海外PERC产量尚未完全成熟之际,利用台厂的低税率优点做出更灵活的操作外,台厂更需沉思单晶及PERC产量、效率要怎么样尽速发挥,向下游发展的决心也需更加坚定,否则若仅寄望以电池片销往美国,中游利润仍将首当其冲遭受利润压缩。将来高效与常规模组的价差仍将继续缩小,零税率地区的PERC产量布局仍为接下来的一线大厂的发展关键。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