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知识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电动车造价过高原由揭秘:锂电池四大难关

2021-04-26 ryder

目前由于制造成本太高,国家正在对电动车进行高额补贴。电动车之所以成本高,最紧要的原由是锂电池的成本太高,其成本已超过整车的三分之一。而锂电池成本高的原由与其涉及的化工材料密切相关。

正极材料

锂电池的正极材料紧要有钴酸锂、锰酸锂、镍锰钴三元材料及磷酸铁锂等。其中,磷酸铁锂由于具有另外几种材料所不具备的循环寿命、安全和材料成本方面的潜在优点,而被业界看作理想的正极材料。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紧要原料电子级碳酸锂(碳酸锂含量在99.5%以上)大部分来自进口,二是磷酸铁锂加工技术也来自国外。

据知道,电子极碳酸锂可由锂矿石或盐湖中提取出碳酸锂再提纯而来。我国锂资源居世界第二,但由于技术问题,国内矿石提取碳酸锂再提纯为电子极碳酸锂的产量很低。盐湖提取电子级碳酸锂目前还没有产品问世。所以只能从国外大量进口电子级碳酸锂。因为进口量大,导致国内公司基本没有定价权,完全由国外厂商说了算。

在技术上,我国磷酸铁锂发展本来与国际基本同步,但国内尚未诞生真正的领军公司,行业缺乏原始创新技术。目前,国际上在磷酸铁锂电池行业处于领先地位的公司紧要有3家,分别是美国的高博(A123)公司和威能(Valence)公司以及加拿大的佛斯泰克(phostech)公司。磷酸铁锂技术在国外被看作战略性技术,美国、加拿大等政府为此不惜以国家的力量参与技术壁垒的建立。

在磷酸铁锂材料范畴,有两大核心技术专利,其中一个是包敷碳技术,另一个是碳热还原技术。前者由加拿大佛斯泰克公司拥有独家使用权,并且已经在我国申请专利。后者的专利权由美国高博公司所有,目前尚未在我国申请专利,但是该公司现已在苏州成立了2家公司,分别负责磷酸铁锂材料的加工和电池制造。磷酸铁锂电池方面的核心专利被几家外国公司掌握,外国公司专利转让至我国公司将会面对高昂的专利许可费,对该产业构成巨大的潜在威胁。

要想摆脱在产业链中低端、被动的地位,就要从三方面努力:一是通过技术研发从而加快国内磷酸铁锂专利申请。二是围绕国外公司的核心专利在外围进行布局。三是增强电池结构设计、电池包合控制方面的研究。

电解液

电解液在锂电池正、负极之间起到传导电子的用途,是锂电池获得高电压、高比能等优势的保证。电解液一般由高纯度的有机溶剂、电解质锂盐、必要的添加剂等原料,在一定条件下、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

锂电池紧要使用的电解质有高氯酸锂、六氟磷酸锂等。但用高氯酸锂制成的电池低温效果不好,有爆炸的危险,日本和美国已禁止使用。而用含氟锂盐制成的电池性能好,无爆炸危险,适用性强,特别是用六氟磷酸锂制成的电池,除上述优势外,未来废弃电池的解决工作相对简单,对生态环境友好,因此该类电解质的将来方向十分广泛。

目前电解液配套基本已实现国产化,但软肋是占电解液成本约一半的电解质六氟磷酸锂,国内基本没有公司能够加工。

目前六氟磷酸锂市场被几家日本公司如关东电化学工业、苏特瑞克秘法(SUTERAKEMIFA)、森田化学等垄断。全球六氟磷酸锂产量在4000吨/年左右。日本这3家厂商其产量在3430吨/年,占全球产量的85%左右。我国天津金牛电源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目前的产量惟有250吨/年,并且不对外出售。国内电解液加工厂家所用的六氟磷酸锂紧要从日本和德国进口。

出现这一状况的的紧要原由是六氟磷酸锂的技术门槛相当高。六氟磷酸锂要求纯度高、水分低,但由于产品本身极易吸潮分析,因此加工难度极大,对原料及设备要求苛刻,属于典型的高科技、高危加工环境、高难加工的‘三高’技术产品。六氟磷酸锂的三大紧要原料是五氯化磷、无水氢氟酸和氟化锂,其中又以后两者的加工难度最大,要国内公司在加工工艺上取得冲破。

隔膜

隔膜在锂电池中起着戒备正、负极短路的用途,并在锂电池充放电过程中供应锂离子运输通道。简而言之,隔膜就是一层多孔的塑料薄膜。但它笔直影响了电池的容量、循环性能以及安全性能。在锂电池的部件中它是技术含量最高的,占锂电池成本的20%~30%。而目前我国80%的锂电池隔膜依赖进口。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