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知识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电池污染怎么处理?看各国要怎么样回收新能源车电池

2021-04-26 ryder

伴随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有关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解决的问题也被大家所关注。由于动力锂离子电池中正极材料、电解质解决不当对环境造成巨大污染,而国内尚未出台详尽法案规范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回收利用,同时各车企、电池加工商业也没有寻到一套完备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因此大家关于动力锂离子电池是不是会造成环境污染十分担忧。今天就带大家来看看,发达国家在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回收利用方面,有哪些成功的相关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关于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回收再利用,目前普遍采取的方式是:梯次利用+再生解决。关于新能源汽车上退役的动力锂离子电池,能量残余在70%以上的,经过选择、探测等环节之后,可进一步使用在储能、分布式光伏发电、家庭用电、低速电动车等范畴;之后再进一步分析,进行再生解决。


我国:公司牵头,对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再利用


日本:国家立法,并对电池加工公司进行补助


美国:由电池加工者和消费者共同完成电池回收


德国:电池加工者承担紧要责任


目前国内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公司存在专业性不强、安全性差、入行门槛低、拆解不规范等突出问题。


一是技术规范不完善,回收利用体系未建立;参考之前关于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可以看到,市场上很多小作坊采用不科学的办法回收、拆解铅酸蓄电池,废电解液中含有硫酸、硫酸铅等,采用落后办法回收蓄电池,会导致废液随意进入环境,冶炼出产过程会出现大量的含铅烟尘或重金属废水,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如我国近年来多次发生的“血铅事件”。


二是出台的政策详尽回收要求不明确,在《有关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及《新能源汽车加工公司及产品准入管理规矩》中对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的要求只是“公司应承担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的主体责任”,“新能源汽车加工公司应该建立新能源汽车产品售后服务承诺制度包括电池回收”。


三是缺乏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奖惩机制,目前政策也不是强制性管理,公司积极性不高,需制定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激励细则,建立明确的赏罚机制。


比较上述几个国家的电池回收现状可以看出,除了拥有先进的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技术外,这些国家还拥有相对健全的法律法规保障。目前,为引导和推动动力锂离子电池梯级利用,国家政策层面不断出台政策,但我国还缺乏专业的法律法规,回收利用公司也缺乏相关严格的管理体系。因此,我国也有必要借鉴国外相关相关经验建立一套完善的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体系。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