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知识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要从电池开始打造新能源传奇

2021-04-26 ryder

新能源车市场任何风吹草动,都能引发消费市场关注。

8月6日,一辆理想ONE在广东省肇庆市高速公路行驶时发生意外事故,导致车辆起火自燃。所幸事故并未造成人员死亡。

今年以来,国内发生多起新能源车自燃事故,而每次事故,都在透支着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信心。

与传统燃油车不同,动力电池、电机和电控组成了新能源车三大核心部件。其中,作为新能源车的“心脏”,动力电池质量笔直决定着车辆续航、安全与动力表现。

外采是车企主流选择

“今年以来,我能够感受到业内各方对新能源车动力电池范畴关注度有很大提升。这源于国内新能源车市场发展从早期培育阶段进入到快速成长期,其市场发展成熟度的变化影响着汽车企业的态度。”中国电动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欧阳明高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能源车由核心技术经济性决定的将来方向已非常明朗。动力电池将在将来发展中扮演越来越紧要的角色。

消费者关心新能源车的种种方面,都绕不过核心部件动力电池。将来,谁拥有高质量动力电池,谁就将征服市场。

由于燃油限值标准日趋严苛,所有车企都非得在新能源车范畴布局,动力电池因而也被推到了首要位置。

以差异化求生存是汽车企业秉承的发展理念。然而,这样的发展理念并不适用于目前的新能源车。由于发展时间尚短,大部分车企并不具备动力电池范畴技术储备,只能通过外采方式满足旗下新能源车所需。

在国内动力电池范畴,宁德时代、比亚迪和国轩高科三家电池企业是业内领军企业。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使用分会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三家主要电池企业装机量市场占比高达73.64%,几乎垄断了国内动力电池市场。

由于车辆动力的变化,在燃油车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合资品牌也体验到了核心技术缺失的滋味。7月,本田汽车与宁德时代就新能源车动力电池签署全方位战略合作协议。其实,近一段时间,像本田这样的合资车企携手国内电池厂商的案例已不是少数。

欧阳明高认为,动力电池研发是一个系统性的、时间周期很长的课题,需要经过大量实际道路探测和产品检验,绝非一日之功。得益于量产能力强、进入市场早的优点,三大电池厂商在国内新能源车市场具有很大话语权。

不可否认,外采方式可以帮助车企在短时间内弥补在动力电池范畴的不足。但随着市场逐步成熟,消费者对于新能源车需求已不再仅仅满足于续航里程,这也对动力电池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猛烈,车企希望通过不同产品定位、功能延伸、性价比优点来打造自身风格,吸引消费者目光。而为多家企业同时提供动力电池的第三方电池厂商,无法针对每一个品牌需求,都给出非常到位的、清晰的和个性化的处理方案。

北京理工大学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副教授孙立清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主流电池厂商依据自身拥有的电池规格和型号供车企做出选择,在市场上具有主动权。但考虑到量产能力和成本等多方面因素,车企选择空间往往较为有限。

随着时间推移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已经有汽车企业意识到自主研发动力电池的紧要性。

安全是动力电池生命线

一直以来,购车补贴政策与整车续航能力相挂钩,补贴标准鼓励续航里程长、能量密度高的新能源车型。同时,广大消费者也更倾向于购买一辆行驶距离更远的车型,不会因车辆续航能力而焦虑。

消费市场的普遍认知,推动着汽车企业想尽方法提升动力电池续航能力。同时在能够享受到补贴的时间点内也争取获得更多政策扶持。

补贴的诱惑让很多车企盲目追求续航里程提升,纷纷搭载高能量密度电池。而这为新能源车安全埋下了隐患。

孙立清表示,汽车企业对续航里程的追逐,使三元锂离子电池取代磷酸铁锂离子电池,成为市场主流选择。虽然三元锂离子电池续航能力有所提升,但其安全稳定性相对较差,在车辆发生短路或者高温环境下容易失控,从而导致自燃现象发生。

为了提高动力电池安全性,拥有电池自主研发能力的车企也逐渐改变“续航里程优先”的思维。

前不久,比亚迪重新采用磷酸铁锂材料,推出了刀片电池。据悉,这种名字神奇的动力电池,最大不同就是通过密集排布保持足够的刚度,在电池组安全防护上也能节省一部分传统电池组层层防护的结构,在提升动力电池体积密度同时,还可以获得更好电芯散热设定,保证电池安全。“安全是刀片电池的最大特点。同时,为自家纯电车型量身定做的电芯,能最大程度提高空间利用率,处理纯电动车型底盘高度问题,这是通过外采方式获得动力电池车企无法比拟的优点。”欧阳明高说道。

就在刀片电池发布不久后,长城汽车也发布了全新的无钴电池。由于钴的成本较高,要怎么样在后补贴时代降低消费者购车成本是车企非得面对的问题。

而无钴电池的推出,是动力电池行业发展的一大变革。它处理了三元锂离子电池安全性低和成本高的两个核心问题,在安全基础上提升了车辆续航能力,又降低了消费者购车成本。记者知道到,正在研发中的一款无钴电池能量密度可达240瓦时/公斤,预计搭载该款电池的车辆续航能力可达到880公里。

巧合的是,就在7月底,松下官方宣布要在将来两到三年内实现无钴电池商业化。兼具性价比优点的无钴电池有望成为引领下一站潮流的风向标。

将来电池仍旧关键

“随着我国汽车消费升级的到来,消费者希望购买的是一辆高品质的新能源车,这就要求汽车企业要朝这个方向去努力。”孙立清表示,技术发展是不断升级的过程,动力电池整体发展还在摸索中,大量的研发投入是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保障。

在动力电池范畴,堪称“黑科技”的石墨烯电池研发一直备受市场关注。

提及石墨烯电池,很多消费者并不会感到生疏。早在2014年,新能源车发展元年之时,业内就曾提出过这一畅想,其高储能、使用寿命长、充电时间短、重量轻的优点可谓是动力电池最佳选择。以使用寿命为例,石墨烯电池是锂离子电池的两倍,是氢化电池的四倍。

不过,受限于技术水平和加工成本,石墨烯电池一度消失在公众视野中。

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刘鹏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初石墨烯电池商业化使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成本过高。由于当时新能源车市场体量不大,加工成本无法通过量产转化,汽车企业在这一范畴投入度不高。

经过多年技术沉淀,当时人们眼中的黑科技有了进入实际生活的可能。

7月28日,广汽集团公开展示了其自主研发的石墨烯电池,优良的导电性和特殊的三维结构,使这款石墨烯电池可以做到8分钟洋溢80%电量,充电时间大幅缩短,将提升消费者用车体验感受。

●背景

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发展史

作为电动车辆的主要能量来源,动力电池技术历经了多次材料体系的变迁。而每一次动力电池材料体系的变化都会引发汽车市场的震动。

说到动力电池的发展史,要说回到100多年前。1834年,首款搭载干电池的电动车便已推向市场,但当时过低的续航里程让其在与内燃机车的竞争中很快败下阵来。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汽车市场再也难觅电动车的身影。

而随着汽车加工水平不断提升以及可继续发展理念的深入,汽车企业又重新萌发出发展新能源车的想法。于是,1971年,丰田汽车推出了全球首款油电混合动力车型——普锐斯。其采用的是具备大电流充放能力的镍氢电池,安全性好,但是比容量低,体积大。

几年之后,在体积和成本方面有较大优点的铅酸蓄电池进入人们的视野,并一度在市场中达到了使用。不过,较低的能量密度仍旧是无法逃避的实际问题。

此后,业内又将希望的目光放在了镍镉电池身上。1996年,全球首辆现代电动车通用EV1开始量产。早期EV1使用铅酸蓄电池包,续航仅为96公里。虽然通用在不断升级电池,但是续驶里程过短的EV1依然找不到销路,最终只加工了2000多辆。

新能源车多次市场化推广未果,让汽车企业意识到,不处理续航里程难题,新能源车就难有大发展。

1997年,磷酸铁锂材料研发成功,加快了锂电池的商业化使用。同年,日产汽车加工出第一辆使用圆柱锂电池的新能源车PrairieJoyEV。从此,锂电池汽车正式登上新能源车舞台。

锂电池是现阶段新能源车企的主流选择,其优点在于能量密度较高、体积小、重量轻。但低温会影响其续航里程,目前温控元件也在研究发展中。

为了满足消费者对于车辆续航能力的高要求,动力电池材料已从磷酸铁锂转向了三元锂。三元锂的能量密度比磷酸铁锂高,可将整车续航能力提升至400公里以上的阶段,但其稳定性较差。

回顾汽车产业的发展,技术不断迭代创新成为推动产业化发展进步,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车辆的关键。

眼下,在锂离子电池商业化使用的同时,车企也在努力寻找更优动力电池材料作为驱动能源。(吴博峰)

各类动力电池之优劣

铅酸蓄电池

优点:铅酸蓄电池的最大优势是放电性能良好,车辆需要动力时可瞬间输出较大电流。铅酸蓄电池价格低廉且原材料资源丰富。同等规格的锂电池价格约莫是铅酸蓄电池的三倍。但从实际使用寿命来看,锂离子电池的寿命更长。

劣势:由于铅酸蓄电池的重金属铅和电解质溶液污染性较强,在加工、使用和回收环节,很容易对环境造成危害。因此,从可继续发展角度来看,铅酸蓄电池并不适用于将来汽车绿色发展。

磷酸铁锂离子电池

优点:磷酸铁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较高,而且起步早、成本低,技术相对成熟,契合了汽车厂商节约成本的诉求。为应对补贴大幅退坡,保持市场竞争力,以比亚迪、北汽新能源为代表的车企相继调整了动力电池使用布局,在比亚迪汉和北汽新能源EC220等新车型上装配了磷酸铁锂离子电池。

劣势:磷酸铁锂离子电池低温性能差。尽管电池加工厂商通过各种办法改善磷酸铁锂的低温性能,但是磷酸铁锂材料的固有特点,决定了其低温性能劣于其他正极材料。

三元锂离子电池

优点:三元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高,而能量密度决定着新能源车的续航能力,这是消费者购车时的紧要指标。此外,在冬季寒冷的温度条件下,三元锂离子电池续航能力虽有下降,但保持在可控范围内,车辆在不同气温环境续航表现较为稳定。

劣势:三元锂离子电池受到撞击和高温时稳定性较差,在高温环境下会萌生分析,并且三元锂材料的化学反应尤其强烈,一旦释放氧分子,在高温作用下电解液迅速燃烧,存在安全隐患。

燃料电池


优点:燃料电池能量转化效率高,能量转换效率可高达60%—80%,是内燃机的2—3倍。燃料电池的燃料是氢和氧,生成物是清洁的水,本身工作不萌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也没有可吸入颗粒物排出。

劣势:由于燃料电池未进入大规模商业化使用阶段,其较高的加工成本无法通过量产进行消化。其次,燃料要怎么样在安全性的前提下存储,也是业内面对的一个全新课题。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