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知识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Ni 替代对锂电池材料 LiMnTiO4 性能的影响有哪些?

2021-04-26 ryder

镍的替代对锂电池材料LiMnTiO4性能的影响


新一代化学能锂离子二次电池,由于具有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大、电压高、自放电率低、无记忆效应、重量轻、无污染等神奇优势,迅速成为最有前途的新型电池。锂电池的正极材料将笔直影响锂电池的性能。目前,商业化的阳极材料包括LiCoO2层、lini1/3co1/3mn1/3O2、橄榄石LiFePO4和尖晶石LiMn2O4。尖晶石LiMn2O4具有原料便宜、无毒、高压平台等优势。但在充放电循环中其容量容易衰减,紧要是由于以下原由:1)电解液表面Mn3+歧化反响应酸蚀导致锰的溶解,导致Mn2+溶解到电解液中,导致容量损失;2)Mn3+引起的jahn-teller效应。姜泰勒效应导致立方相的转换与相的晶体结构、晶格参数的提高c/一个值,和大型结构的收缩和扩张,妨碍了锂离子传输通道,破坏了尖晶石晶格,和放松颗粒之间的接触,导致李+disentrainement的困难。


改善电极材料循环性能大致有两种办法:一是表面的涂层阳极材料,紧要在表面活性物质涂布一层氧化或氧化粒子,电解液和锂电池正极活性物质之间的接触面积小,减少电解液分析,提高材料在高温下的循环寿命;二是掺杂改性,也称内部结构改性。掺杂改性包括阳离子掺杂、阴离子掺杂和混合离子掺杂。例如,Geng等人用模板法将Al掺杂到limn1.5ni0.5o4中,发现Al可以加强材料的稳定性,提高材料的容量。LIU等人用B代替了LiMnPO4中10%(原子比)的P,显著改善了电极的循环性能和高倍增器性能。适量的阴离子和阴离子al-f复合掺杂可以提高Li(ni1/3co1/3mn1/3)O2的结晶度,改善其层状结构。


从而大大提高了其循环性能。


关于LiMn2O4材料,加入适当的元素可以稳定材料结构,抑制锰的溶解,抑制jahn-teller效应。近年来研究发现[8-9],Ti4+通过取代LiMn2O4中的Mn4+,可以有效抑制jahn-teller效应。TiO键键能为662kJ/mol,高于MnO键的402kJ/mol,能形成更稳定的[Mn2-xTix]O4结构,从而抑制Jahn-Teller效应。Inaddition,Ti替换可以恢复部分Mn3+Mn2+,减少Mn3+的浓度导致姜泰勒effect,,提高放电容量而抑制姜泰勒effect,但与理论放电capacity.仍有差距在尖晶石LiMn2O4的研究中发现,Ni置换Mn(LiMn1.5Ni0.5O4)提高了电极材料的放电容量和循环稳定性[10-11]。为了提高LiMnTiO4的放电容量,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iMnTiO4(x=0,0.1,0.2,0.3),并结合固相反应研究了Ni取代对LiMnTiO4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版权原由更多内容请查看学术网络


结论


1)Ni置换没有改变LiMnTiO4的尖晶石结构和形态特点,Ni置换也没有出现与置换元素相关的异相。


Ni用来代替Mn。替换的数量不应当太多。倘若取代量过大,电极材料的充放电能力会分明下降。


3)当Ni取代量为0.1时,LiMnTiO4的电化学性能得到分明改善。48个循环后,LiMn0.9Ni0.1TiO4的放电容量为162.8mah/g,容量保留率为82.7%。这紧要是由于镍取代后氧化还原过程中电极极化降低,有利于电化学反应。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