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目前分明是锂电池技术要领先于燃料动力电池技术的,因为锂电池在安全和实用化方面已经完成,进入商用了;倘若以后燃料动力电池能够在安全和实用化等诸多方面都能够超过锂电池,才能替代锂电池的低位。
目前替代石油车的主流技术路线就是锂电池和燃料动力电池。燃料动力电池最大优点就是能量密度高,是锂电池的120倍。但锂电池起步早,商业化程度更高,整车成本也更低,且充电可以利用现有的电网系统,相比燃料动力电池整个加氢和供氢的配套网络都要从头建设,成本也要更低。因此这两者的竞争核心就是能量密度vs成本的竞争。成本下降是个工程问题,可以通过商业化来处理,而能量密度面对的却是基础科学范畴的瓶颈,基本上是无解。因此本质上两者的差别是道与术的差别,长期看,燃料动力电池无疑潜力更大,也最有望成为下一代车用基础能源。
人类历史上每一次成功的能源变革,都有一个清晰的主线逻辑,就是能量密度出现数量级上的跃升。如煤炭比木柴高160倍,石油比煤炭也要高2倍。新能源惟有具备能量密度上碾压性的优点,才有能力颠覆传统能源凭借着长期发展建立起来的完善的基础网络和工业配套,并逆转其巨大的使用惯性。这也有些类似英尔特创始人格鲁夫在IT范畴提出的10倍速原理,即能够成功颠覆的新技术一旦出现,基本就是星火燎原、势不可挡。如汽油车比电动车出现要晚20年,早期技术也更为不成熟,但还是凭借着能量密度高的优点,摧枯拉朽般的替代了电动车。
近几十年虽然各国都在大力推广电动车,但其占比仍旧很低,尚不足1%,核心就在于过往的电动车都违反了能量密度提升这个能源变革的主线逻辑。哪怕是最新一代的锂电池车,其能量密度极值也惟有汽油的1/40,行业自然迟迟无法出现10倍速的改进。但燃料动力电池的出现却彻底改变了这一现状。其以氢气为原料,基础能量密度是汽油的3倍,电动机的做功效率还是内燃机的2倍,实际密度是汽油的6倍,优点分明。而且从人类过去百年的能源进化史看,其本质上就是碳氢比的调整史,氢含量越高,能量密度越高,将来从碳能源转向氢能源是大势所趋,因此采用氢能源的燃料动力电池无疑更能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最有望成为下一代的基础能源。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