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电池不耐用一直是智能手机的短板,而不时被大肆报道一番的石墨烯电池,看起来是处理这个问题的良药。但是仔细阅读所有新闻,你会发现其中也有相当大的水分,不免令人怀疑。
电池短板
目前所有的智能手机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那就是电池不耐用。无论是那些号称4000mAh大电池的手机型号,还是号称为节电做了各种系统优化的型号,你都要面对每天一充电,甚至每天多次充电的尴尬。
电池也是引发很多手机厂商危机的罪魁祸首。从三星Note7的电池爆炸,到苹果iPhone6s低温时电池性能不足导致笔直关机,进而苹果以电池不耐用限制老款iPhone解决器性能,再到很多厂商盲目增大电池容量导致手机越来越厚重,仿佛电池成了手机设计和使用中的定时炸弹。
人们越来越急切地希望有新技术来处理这一问题,于是很多人将石墨烯电池视为处理的途径。
石墨烯迷雾
所谓石墨烯电池,其实并非全新的技术,近几年一直处于研发阶段。应当说其材料和工艺尚未完全成熟,我们看到的很多报道仅仅是科研报道,而非产品报道。但是在一些媒体的报道中,却大肆渲染,好像明天就能用上石墨烯电池的手机。更有报道说某些手机使用了石墨烯电池,其实属于误传。在现阶段,这一技术主要有成本和产能两大问题。理想的石墨烯电池性能极为强悍,充电极快,寿命极长,但是成本也极高。目前多数研究都在处理成本问题,将石墨烯与其他材料结合制造电池。实际上成为石墨烯基电池更为适宜,而这些类型的电池中相当一部分本质上仍为我们熟悉的锂离子电池,并没有完全的革新。
因此當我们看到一些报道和厂商以此为卖点宣传时,最好不要盲目确信和追捧,至少要看到实物才算数。
脚踏实地的产品
当然我们也不是要完全否定石墨烯电池的将来。不久前,在美国知名众筹网站Kickstarter上就有一个成功的石墨烯电池充电宝的众筹案例。这个小团队成功制造出了售价可以接受的快速充电石墨烯充电宝(每个约382元),虽然容量惟有6000mAh,但是当使用60瓦快速充电器时,可以在约20分钟内洋溢这个充电宝。而如果换算成手机电量的话,相当于10分钟就可以洋溢一部iPhone7Plus的电池电量。
我们相信这还不是石墨烯电池技术的极限,但已经属于切实可用,并且具备突出性能的初代产品。将来的石墨烯电池应当会有更好的表现和更低的价格,对此值得期望。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