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知识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为什么动力电池退役后可以用作储能电池?两者之间有哪些性能上的区别吗?

2021-04-25 ryder

能源转型变革新纪元正在开启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由导入期向成长期过渡的关键阶段,电动车+储能电池带来移动能源新生态,移动能源新经济风口已经到来,新商业模式正不断涌现。

乘用车及城市运输车辆的电动化替代大幕已经拉开。2030年电动轻型汽车将达到1.25亿辆,全球39%的两轮车辆将实现电动化;超级电港等产业新型生态平台正在出现。其模式为,充电港和公路港两港合一,与物流集散地融合,形成四区一中心——绿色能源使用示范区、绿色出行引导区、智能科技成果体验区、大型储能使用区和大型电动车充电中心;移动能源新生态智能互联平台正在发展;电池储能的场景化使用日趋成熟。基于电动生态的打造,通过有序充电、车电互联、电池更换及退役电池储能四种方式推动电力系统储能使用,实现绿色发展。

电动车产业的快速发展趋势和电池加工的规模效应,将有力推动电池成本快速下降,为电动车参与电力系统储能带来巨大机遇。电动车被接受的程度,从充电桩增长可以分明反映出来。2017年,全球家庭或工作场所的私人充电桩约300万个。大多数的公共充电桩是慢充,2017年全球数量为32万座,其余11万座为快充。大规模电池退役后,为储能电站提供了廉价而丰沛的储电元器件来源,车、电、充、网互相促使发展,产业发展前景可期。

考虑到将来电动车的高市场渗透率,其2030年理论储能规模可满足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系统中小时级电力平衡,有效处理当前困扰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电力系统短期调峰能力不足的问题。

随着车联网、智能电网等技术快速进步,电动车横跨交通、信息、能源三大行业的跨界属性日益凸显。亟待建立一个多部门、多行业的跨界协作平台,实现多方高效沟通及交流合作。随着2018年12月22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动车与储能分会的成立,电动车、充电基础设施和储能产业与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的协同发展有了进一步的支撑和保障。

电动车与储能的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群策群力,对产业政策及发展规划、充电设施建设行业监管、充换电信息交换标准、电动车服务互联互通发展、分布式储能系统商业模式创新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形成最大共识,凝聚发展力量。电动车与储能的发展需要秉承开放态度,以电动车与储能分会为平台,在制度标准建设、数据信息共享、管理模式创新等方面进一步深入合作,实现互惠互利,多方共赢。电动车与储能的发展需要携手共进,做行业的开拓者和践行者,着眼于电动车及储能将来发展,不断完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和服务体系,继续创新和完善商业服务模式,协力推动行业发展提质增效。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