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知识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电池PACK厂商情况,动力锂离子电池PACK企业出路在哪

2021-04-24 ryder

电池PACK厂商情况,动力锂离子电池PACK企业出路在哪?随着加工的分工趋势越来越分明,带动锂离子电池行业的深度发展与分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动力电池PACK行业逐渐起步并取得高速发展。新能源汽车补贴即将结束以及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新能源汽车范畴,市场竞争将越发猛烈,寻找适宜的技术路线将成为取胜的关键。


目前乘用车动力锂离子电池PACK市场参与企业主要有三种类型,车企、电池企业、专业第三方PACK加工企业,三种类型企业在PACK环节市场上各有优劣。


锂离子电池PACK的技术难点在于结构、热管理、防护等级等问题上,大的方向分两个方面:一是BMS技术,主要体今朝我们需要依据车厂客户特定车型的详尽需求进行BMS研发;二是PACK的结构设计,整车厂对PACK的体积、重量、热管理和密封性要求都比较高。


电池PACK厂商情况


前10大PACK厂商中,惟有CATL、比亚迪、国轩高科和孚能科技4家厂商同时也是Cell大厂,其他6家厂商都是不加工Cell的专业的PACK厂,这里面上海捷新、芜湖奇达和长安新能源隶属车企,分别是上汽、奇瑞和长安汽车旗下厂商,而普莱德、安靠和华霆动力则是独立的PACK厂。


CATL是中国的最大的电池PACK厂,也是最大的Cell厂,CATL供应情况总体呈现出分散又聚集的特点:除了自用之外,CATL共有超过5.5GWh的Cell供应给了普莱德、芜湖奇达和上海捷新这3家PACK厂,加上CATL自己,合计占到了86.91%。


第2大PACK厂比亚迪,所需Cell全部来自自身,同时,也没有其他PACK厂采用比亚迪的Cell。


第3大PACK厂普莱德,前11个月一共装机2.4GWh,Cell全部来自CATL。


第4大PACK厂的国轩高科,所需Cell全部来自自身,另外也有其他少数PACK厂采用他们的Cell,如孚能科技有184MWh的Cell供应给江铃新能源和长城汽车,国轩高科有62MWh的Cell供应给江西优特、华霆动力和天津恒天。


动力锂离子电池PACK企业出路在哪


PACK是衔接整车、电池、BMS的纽带,电池的大数据通过BMS肯定要掌握在OEM手里,紧要是当然,可是OEM才有话语权,PACK厂做大了还有可能有一席之地,PACK厂肯定要做BMS,OEM肯定要把BMS和车整合,BMS厂家没什么空间,独立的PACK企业有价值,只能剩下几家而已,但独立的BMS企业迟早被收购。


1、改变技术方向:在国家补贴结束之后,各家企业在技术路线间要怎么样进行权衡、选择,值得业内关注,增程式电动车结合磷酸铁锂离子电池是处理当前里程和安全成本矛盾的路径之一,也方便推进市场化。


2、合纵连横:将来数年内,行业将进行大洗牌与整合,惟有在技术、资本和规模上有战略优点的企业才能生存下来。


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冲破,经营模式不断创新与发掘,动力电池PACK行业在新技术与新模式的带动下也将迎来更高速的增长。前瞻认为,在政策的利好以及各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不断走高的趋势带动下,将来五年,动力电池PACK行业的增速将保持在30%左右的水平。到2023年,全球动力电池PACK市场规模将达到1863亿美元。


在日益猛烈的全球市场竞争中,掌握核心技术至关紧要。PACK企业应充足做好统筹规划,以市场为导向,技术冲破为基础,加大专利布局力度,在提升产品性能和安全上下功夫,增加其市场竞争力和性价比,通过加工工艺改进和创新,提高加工效率,从而推进产业发展和技术革新。


对于提前进入新能源汽车范畴的车企由是如此,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面临的生存及竞争压力将更为巨大。由于起步较晚,其在电池技术及供应链体系方面仍存在一定弱势,想要在剧烈高压的环境下突出重围,选择第三方PACK企业不失为其降本、提升产品竞争的紧要出路。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