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知识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为甚么车企热衷于自建电池工厂?要怎么样应对产能过剩的问题?

2021-04-24 ryder

如今的动力电池范畴有多热闹?看看车企动向就了解了。


单是9月,就有比亚迪与吉利不约而同新建了两家电池工厂。时间再往前回溯,前不久,德国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Diess)表示,大众集团有意在欧洲自建电池工厂加工固态电池……


80%自主车企或将自建电池工厂


近日,吉利投入80亿元的全新动力电池项目落户湖北荆州,该项目包括建设电池及模组加工线、研发中心、综合办公楼、物流配送中心,预计2020年建成投产。


巧的是,9月9日,比亚迪在西安开工新建了一个电池工厂,总投资120亿元,年产能30GWh。


除了比亚迪与吉利,北汽、上汽、长安、宝马、奔驰等车企均在国内、海外自建或合建有电池工厂。高工产业研究院院长罗焕塔透露,大概有80%的自主车企有建立电池工厂的计划。


车企电池产能布局情况


中国电动车百人会发布的《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白皮书(2018)》显示,到2018年底,中国主要企业锂离子电池产能预计达到180GWh(约莫为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电池装机总量的4.9倍),且主要企业产能基本超过8GWh,但利用率普遍低于40%。


可见,在电池行业,产能过剩已经成为无法忽略的事实。


为甚么车企热衷于自建电池工厂?


动力电池是纯电动车的核心零部件,约莫占整车成本的40%。如果能在电池环节自给自足,无疑将大幅降低车企的造车成本。这成为车企纷纷涉足电池范畴的一大紧要原由。


除了独立建设电池工厂,还有一些车企选择和电池企业成立合资公司,共同研发、制造动力电池。


比如,2017年6月19日,上汽集团与宁德时代在江苏常州溧阳的电池加工基地正式奠基,项目一期今年底可实现投产,年产能可达18GWh,待2020年项目全部投产,将形成36GWh年产能。


要怎么样应对产能过剩?


黄世霖认为,龙头企业的优质产品还是受客户欢迎的,但是中小企业相对来说技术比较落后,他们的产能消化起来就非常痛苦。因此,面对产能过剩的情况,在今后两三年里,优化产能、提升技术水平,将是非常紧要的课题。


国务院颁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明确要求,到2020年,动力电池模块比能量达到300瓦时/公斤以上,成本降至1.5元/瓦时以下(目前,磷酸铁锂离子电池单体能量密度约莫在150-180瓦时/公斤,三元电池单体能量密度约莫在200-240瓦时/公斤,电池成本为1.6元/瓦时)。


研发超高能量密度的电池成为电池行业共同挑战的目标。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