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很多人第一次听说氢燃料电池汽车,还是在2018年5月,当时领导人考察丰田工厂时的举动,被解读为对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释放出利好信号,国内掀起一阵舆论狂潮。
几乎在一夜之间,氢燃料电池成为各大搜索引擎的热词,迅速成为网红。
实际上,氢燃料电池的发明时间甚至比内燃机还要早。早在1839年,英国人WilliamR.Grove就发明了氢燃料电池,取名为气电池。但由于氢气供响应电池包件的技术难题,产业化迟迟难以冲破。尽管1967年GM研发成功了第一辆氢燃料电池汽车,但直到2013年,现代的第三代车型ix35FCEV才实现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首次商业化量产。至此,距离氢燃料电池出现已经过去174年。
太贵了,太贵了!
在全国首个市场化建设运营的瑞晖加氢站调研活动中,当知道到加一公斤氢气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需要60元时,全国氢能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及副秘书长王业勤连声说贵。
王业勤关心的价格问题出今朝了2019年两会期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4月初,《国务院关于落实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再次提及加氢基础设施建设,明确加氢站建设、审批的主管部门,为打通加氢站建设审批流程奠定基础。
除此之外,氢气的储备、运输、加注都对技术和成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在公开发言中表示,今朝的氢能技术,如制氢、储氢、运氢等,很多都是多年前的工艺,这些工艺能效偏低、成本偏高,并不理想,需要技术上的更新。
尽管技术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但主流观点依然坚持应该增强在使用端的扶持力度,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就是其中代表。
氢能的使用牵扯到一系列的综合技术,从材料,到运输、加氢,再到最后运行,氢能产业较为复杂,纯靠市场机制和某一个企业无法完成,要充足发挥体制优点,有效地组织各方利益相关者、清晰的操作路径非常紧要。
在一次论坛公开演讲中,干勇特别强调氢燃料电池不能走锂离子电池的老路,应该特别重视加氢站的作用。
广东省燃料电池技术重点试验室主任廖世军对接受新材料在线?解释:国家对于氢燃料电池目前采取的是一种末端拉动战略,构成需求后倒逼上游产业发展,通过氢燃料电池汽车来带动电堆的发展,通过电堆来带动材料的发展。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