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知识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东旭光电实现石墨烯基大动力锂离子电池首次商业化使用

2021-04-24 ryder

九月十日,东旭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0413.SZ,下称东旭光电)携子公司上海碳源汇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碳源汇谷)在上海公布首款石墨烯基叉车锂电池新品,即“烯王”大动力锂离子电池,实现石墨烯基大动力锂离子电池首次商业化使用。


此外,碳源汇谷还分别与深圳虹天扬、益创新能源、上海渊深科技签署了《石墨烯基叉车锂电池产品销售与合作协议》,涉及预销售总量不低于3000台(套),预计销售额过亿元。


从小动力到大动力


此次石墨烯基叉车锂电池的公布,是“烯王”在大动力锂离子电池范畴的首次使用。从小动力到大动力,石墨烯基锂电池经过了长达数年的发展期。2016年、2017年,东旭光电先后成功推出“烯王”一代、“烯王”二代石墨烯快充移动电源的超级快充技术,并在小动力电动工具和电动自行车等产品上成功实现了石墨烯基小动力锂离子电池的使用。


东旭光电相关负责人表示:“小动力和大动力有很大不同,简单来说,大动力锂离子电池使用场景比小动力要严酷复杂很多,对可靠性、稳定性、耐久性的要求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对电池本身的要求也很不一样。”


在技术上,东旭光电成功实现了高品质石墨烯的规模制备,即可以制造纯度达到99%的单层石墨烯材料。此次的石墨烯基叉车锂电池,从单层石墨烯材料到石墨烯基锂电池正极材料,再到石墨烯基倍率动力电芯,一直到系统集成,都是由东旭光电自行研发。


在谈到为甚么选择叉车锂电范畴作为其石墨烯基大动力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冲破口时,东旭光电副总裁兼石墨烯事业部总裁、上海碳源汇谷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冯蔚东博士表示,石墨烯基锂电池具备三大天然优点,即:安全性、充放电倍率高、循环寿命长,而这三大特点刚好是叉车所要的。举个例子,东旭光电的石墨烯基锂电池,可在15分钟内充进50%的电量,40分钟即可全部洋溢。而在循环寿命方面,在5C充放100%放电深度的情况下,循环寿命均匀可达5000次。


我国叉车行业是一片广阔的市场。据我国叉车网常务副总、首席咨询顾问张民生解析,2019年上半年,我国叉车总共加工销售30.6万台,全球共计加工销售70.7万台,我国的加工销售量达到世界的40%。并且,从2009年到今朝,我国一直是叉车第一加工和销售大国。


张民生表示,国内叉车范畴有三个特点:第一,该范畴目前没有头部公司,因此机会很大;第二,该范畴的进入门槛很低,由于是小众行业,并不受大公司重视;第三,叉车行业的发展比汽车行业更健康,叉车行业没有一分钱补贴,就是刚性需求。因此,他看好我国叉车行业,也看好新能源在叉车行业的使用。


碳源汇谷方面表示,该公司计划2019年年底实现首款石墨烯基叉车锂电池产品的批量上市,分期分批完成产品交付。同时,公司还与工业车辆制造商进行了产品的深度定制,并将于2020年实现产品批量上市。


进入叉车锂电市场只是碳源汇谷石墨烯基大动力锂离子电池商业化路线的第一步。碳源汇谷首席技术官(CTO)董新华指出,叉车只是工业车辆细分范畴之一,碳源汇谷将来将以石墨烯基叉车锂电池为基础,陆续推出其他类别的非道路车辆电池,例如与高尔夫球车、观光车、游览车、道路清扫车等配套的石墨烯基锂电池。


关于石墨烯基大动力锂离子电池将来研发路径,冯蔚东指出,一方面将向AGV叉车和机器人叉车等工业车辆范畴发展,另一方面则向电动物流车和电动大巴车等商业车范畴发展。


“先让子弹飞一会儿,再看它可不可以打中目标。”这是冯蔚东对将来石墨烯基锂电池在商用车范畴使用的看法,他表示,石墨烯基锂电池在工业使用这一部分越夯实,BMS这一部分的基础越牢,越有利于商用车电池的推出。不过,目前东旭光电方面没有给出其推出商用车电池的详尽时间表。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碳源汇谷首席科学家郭守武说,石墨烯基锂电池要真正落地到商用车产品,要考虑安全性,包括家用小轿车和大客车都要纳入考虑范围,并且还受到行业标准、国家制度和政策的制约。


石墨烯产业化使用


相较于传统的铅酸蓄电池,石墨烯基锂电池的效能更高、使用成本更低。据东旭光电方面解析,目前叉车行业紧要使用的还是铅酸蓄电池,相关于其他的电池,使用石墨烯基锂电池虽然首次投入成本新增了,但是由于石墨烯基锂电池的寿命是其他电池的3-5倍,所以终端用户的使用成本反而降低了。


倘若叉车使用铅酸蓄电池,一辆叉车的生命周期内约莫要更换3次电池,在有些重工况环境下,要同时为一辆叉车配2-3块电池。东旭光电方面表示,使用其研发的石墨烯基叉车锂电池,使用成本可降低15%左右,能效提高了18%。铅酸蓄电池的能效约莫惟有75%-80%,石墨烯基锂电池能达到98.5%。


石墨烯素有“新材料之王“的称号,然而,光环之下,石墨烯的产业化之路却并不容易。我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李义春解析说,石墨烯真正引起关注是在能源范畴的使用。2013年西班牙公司便公布了相关研究成果,但至今没有实现产业化。


李义春表示:“产业化是很难的,在试验室或许是容易的,但真正做一个产品是非常难的。试验室做一个就好,做产品要保证做几百个几千个品质都一样。”


东旭光电在石墨烯产学研一体化和石墨烯技术产业化落地方面具有较强优点,截至目前,东旭光电已构建了石墨烯基锂电池、石墨烯节能照明、石墨烯热管理及石墨烯防腐涂料四大规模化使用序列产品和悬浮石墨烯传感芯片高端使用产品。同时,该公司先后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打造外延式联合产业研发体系,进行技术和产品创新。


曼彻斯特大学专利局局长安德鲁·威尔金森(AndrewWilkinson)表示,我国市场在石墨烯范畴处于比较领先的位置。他解析称,我国的石墨烯相关专利以2753项的数量占据全世界总专利数的三分之二,排名第二的韩国拥有562项专利,排名第三的美国则有290项专利,与我国的专利数量差距巨大。此外,国内有一千多家公司从事与石墨烯相关的研发加工。


依据四方共同签署的合作协议,东旭光电与曼彻斯特大学共同在英国成立的投资平台Riptron公司正在进行悬浮石墨烯传感芯片的研发工作。将来将进一步在我国设立制造运营平台,以实现更精准更有深度的产业化使用。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