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知识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我国固态锂电池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提议

2021-04-24 ryder

我国对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基础研究起步较早,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天津18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赣锋锂业、比亚迪、万向123、宁德时代等行业领军企业,已在固态电池储备研发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但产业化制备技术成熟度较低、形成规模产能的企业有限、相关行业/团体标准缺失、成本较高等问题突出,导致固态锂离子电池无法快速渗透进电子产品、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等使用范畴。总体上看,我国固态锂离子电池产业仍处于推广发展期,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继续推动固态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


增强政策引导


将固态锂离子电池纳入国家重点范畴、关键行业的研发体系中,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产学研合作项目、颠覆性创新类项目,布局固态锂离子电池相关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以及产业化培育项目;面向电动车、智能电网、电子产品等范畴使用需求,针对不同类型的正负极材料、不同性能的固态锂离子电池,分门别类地设立产业引导基金,采用税收、信贷支持等多种方式支持固态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


强化技术研发


建立国家级固态锂离子电池创新中心,汇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研发力量,在关键原材料、电芯制造、装备制造、电源管理、电池模块、系统使用、诊断探测等产业链各个环节进行布局,对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聚集攻关,提升我国固态锂离子电池基础研发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推进产业化使用


利用我国现有加工使用示范平台,组织开展在电动车、智能电网、电子产品等范畴的使用示范,加快固态锂离子电池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支持重点地区打造特色固态锂离子电池产业链,建立大中小企业密切合作的生态系统,降低固态锂离子电池创新成本,推进企业早日实现规模化加工。


注重标准体系建设


从设计、加工制造、安全评估、性能探测、关键装备配置等环节入手,开展固态锂离子电池范畴相关标准修定制工作,同时注重数据库及共享体系建设,成立关联、公开、透亮的标准共享平台,推进标准国际化,争取在全球固态锂离子电池产业中掌握主动权。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