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知识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武林高手:软包电池“内力”深厚,圆柱和方形要小心你的“地盘”!

2021-03-03 ryder

近日,国家工信部公示了第310批《道路机动车辆加工公司及产品通告》新产品,其中陆地方舟和新日公司的二款新能源车型颇为引人关注,因为其搭载的动力锂离子电池,是由遨优动力加工并供应配套的全球首款富锂锰基软包电池。据悉,此款软包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260Wh/kg,已经通过国家强检认证。遨优动力销售总监毛小方向表示,遨优动力十分看好富锂锰基软包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使用前景。


“内力”深厚,能量密度堪称“高手”


正极材料是高能量密度电池发展的一大瓶颈,富锂锰基正极材料被视为下一代动力锂离子电池的理想之选,是锂电池冲破400Wh/kg,甚至500Wh/kg能量密度的技术关键,而富锂锰基正极材料与软包技术的结合,让富锂锰基如虎添翼。


众所周知,武林高手过招,深厚的内力往往是决定成败的关键。软包电池是动力锂离子电池“三剑客”之一,相关于方形铝壳电池和圆柱电池,软包电池的“内力”更为深厚,在能量密度方面具有天然优点,是常见电池类型中能量密度最高的类型。软包电池能在现有技术水平上提升能量密度,在续航里程上进一步缩小和燃油车的差距。目前,国内市场动力锂离子电池单体能量密度普遍在130-250wh/kg之间,均匀200wh/kg左右。而在同样的材料体系下,软包电池能量密度均匀要高出10%,最高甚至能达到280wh/kg。


2017年四月,国家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联合印发《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对动力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元电池由于具有能量密度高、续航能力强的特性,更符合乘用车消费者的要求,目前已经成为主流的技术发展方向。国内许多曾经钟情于磷酸铁锂的电池和汽车公司,像比亚迪和北汽等都纷纷加快布局三元电池路线。软包电池由于自身性能特点,被更广泛地使用于三元材料,软包电池需求不断走强。


依据动力锂离子电池使用分会研究部统计数据,2017年新能源汽车软包动力锂离子电池装机量为4657.31Mwh,同比上升32.05%。从细分范畴来看,新能源乘用车配套的软包动力锂离子电池装机量同比上升33.97%,新能源专用车配套的软包动力锂离子电池装机量同比上升74.12%。数据显示,2017年动力锂离子电池中软包电池产量23GWh,占比15%。据业内机构预测,2018年动力锂离子电池总产量将达到182GWh,其中软包产量将达38GWh,占比21%,同比上升65%。


多“技”突出,引车企“竞折腰”


除了能量密度高、续航能力强,软包电池还“身怀”不易爆炸、循环次数多、重量轻、体积小等多项突出“技能”。软包电池因为采用重叠方式,体积更加纤薄,在同体积下重量也是最轻的。同样,软包电池也可以依据使用需求进行定制,尤其针对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在兼顾整车布局和重量时,软包电池体积优点更加分明。随着软包电池技术日渐成熟,使用市场正从商用车进一步向乘用车范畴延伸,软包电池越来越受到车企的酷爱。


据知道,国外的雪佛兰Volt、Bolt,日产Leaf,福特(Focus、Fusion)等高端车型纷纷采取软包电池技术路线。国际动力锂离子电池供应商四大巨头中的AESC、LG化学也都主打软包电池。国内采用软包电池的车企车型代表有北汽新能源EV200、奇瑞eQ、东风日产晨风等,2017年销量前六名的车企有四家在部分或全部车型中使用软包电池。


闻“市”而动,电池公司抢入局


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国内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纷纷布局软包电池。依据对国内50家主流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的统计数据分解,布局软包电池的公司数量达到29家,远高于方形和圆柱电池。目前,孚能科技、天能电池、捷威动力、万向A123、力神电池、超威创元、微宏动力、桑顿新能源、天劲股份、妙盛动力等在软包动力锂离子电池范畴具有领先优点。在2017年新能源乘用车动力锂离子电池装机量排名中,孚能科技、天能电池、捷威动力等三元软包动力锂离子电池供应商名列前10。


软包技术作为电池轻量化高能化的紧要手段之一,有望在新扩产量中继续提高渗透率,从而实现高于行业扩产规模的投资增速。但是软包电池技术门槛较高,与方形电池、圆柱电池的技术原理相差较大,所以目前的扩产紧要聚集在孚能科技等软包龙头公司中。


预计,2018年孚能科技、北京国能和上海卡耐的软包电池产量将分别达到13GWh、13GWh和5.8GWh左右,此外,猛狮科技、捷威动力等均公布了5-10GWh的软包电池扩产计划。亿纬锂能三元软包动力锂离子电池今年四月在惠州正式投产,规划年产量1.5Gwh。目前单体能量密度达240Wh/Kg以上。


认为,在国家政策向高能量密度电池倾斜的背景下,随着软包电池加工工艺的提升,以及市场对汽车续航能力要求的提高,软包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渗透将进一步加深、加快,将来软包电池在动力锂离子电池中的占比也将持续张大,圆柱或方形电池的“地盘”将被进一步蚕食并不意外。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