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1860年,法国的普朗泰发明出用铅做电极的电池。这种电池的神奇之处是,当电池使用一段使电压下降时,可以给它通以反向电流,使电池电压回升。因为这种电池能充电,可以反复使用,所以称它为蓄电池。而在1914年,ThomasEdison发明了碱性电池后,电池才正式步入了飞速发展的轨道。来到1976年,埃克森妹夫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锂金属电池,现如今已被广泛使用。
发展至今,电池已经分为了众多种类,但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还是化学电池。其中,二次电池更是充斥在生活的点点滴滴,手机电池、充电宝、蓝牙耳机皆属于二次电池的领域。但在二次电池中同样有着众多的细分项。而手机电池、充电宝等电子产品大多采用锂电池。
曾经,镍镉电池是最早使用于手机、超科等设备的电池种类,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大电流放电特性、耐过充放电能力强、维护简单等优点,曾一度被广泛推广。但到后来,由于其容易因为充放电不当,导致出现严重的记忆效应(所谓记忆效应就是电池在充电前,电池的电量没有被完全放尽,久而久之将会引起电池容量的降低)使得其寿命大大缩短,才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
镍氢电池则分为高压镍氢电池与低压镍氢电池,其中低压镍氢电池具备能量密度高(是镍铬电池的1.5倍以上)、可快速充放电、低温性能良好、无记忆效应、循环寿命长(可充放电1000次以上)等优势。理论上较为适合使用与新能源车型之上,但由于其要贵金属作为催化剂,导致成本高昂,因此并未被广泛使用。另外,镍氢电池容易因为过度充电导致正负极膨胀,才使得其并未正式被使用。
铅酸蓄电池,自1859年发明以来就被广泛使用于交通、通信、军事、航海与航空等各个范畴。依据铅酸电池结构与用途差别,粗略将电池分为三大类:1、启动用铅酸电池;2、动力用铅酸电池;3、固定型阀控密封式铅酸电池。其中,由于其具备可靠性高、寿命长等优点,使得大多数汽车在启动电源方面均采用了铅酸蓄电池。但铅酸蓄电池笔直连接在直流电源可能会引起电池泄漏与燃烧,并且能量密度也要低于其他三种电池,所以不太适合使用于新能源汽车之上。
锂电池并不等同于锂电池,锂电池大多使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之上,是现代高性能电池的代表,不仅能量密度达到镍铬电池的两倍、材料无毒无害,还在充放电性能与寿命达到了较高水平。但真正的锂电池由于危险性较大,则很少使用于日常电子产品之上。并且,目前市面上新能源车型几乎全部采用了锂电池,
其实关于新能源汽车来说,其采用的电池要具备能量密度高、功率大、充放电效率高、相对稳定性好、成本低、安全性好等特性,而经过比较,锂电池除去使用成本较高之外,处处皆适合使用于新能源汽车之上。
另外,在新能源汽车之上使用的电芯也同样分为三种形态,经过比较可以发现,由于方形电芯具备散热好、安全性佳、硬度高等优势,使得其更加适合使用于电动车型之上。软包电芯由于易泄露、一致性差等缺点很难保证车辆安全。而圆柱电芯由于散热差也容易导致电芯本身出现问题,加强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也较为不推荐。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