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18650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紧要由钴酸锂、三元材料、锰酸锂、磷酸铁锂几种产品占据。我国锂电池正极材料中,钴酸锂占49%,三元材料占22%,锰酸锂占16%,磷酸铁锂占6%,其他材料占7%。
目前市场上商业化的正极材料惟有钴酸锂。锰酸锂+三元材料、磷酸铁锂是动力锂离子电池范畴和超大容量电源的两种主流技术方向。
在两种主流方向中,磷酸铁锂是我国主推的技术,市场热度很高。该产品于1997年引起国内关注,国家863计划于次年投入20亿元对其进行研究。国内有60~70家公司完成了磷酸铁锂加工线的购置,总产量近2万吨/年。
锰酸锂+三元材料复合材料是日本、韩国主推的技术,因其具有分明的成本优点,国际国内市场份额近年来都在不断上升,但在我国同样存在开工不足现象。这些公司都于近年内相继在我国投资建厂,节省成本的同时,也在积极开拓我国下游市场。
钴酸锂的新建、拟建项目已经很少,市场占有率有所下降,产业进入萎缩期。锂电池在电动车和储能范畴的推广,将为磷酸铁锂、锰酸锂+三元材料两种主流产品带来快速的市场需求上升。
负极材料
全球锂电负极材料产量紧要聚集于中日两国,呈现出分明的区域聚集和公司聚集两大发展趋势。
2012年我国负极材料总体市场规模为20.08亿人民币,同比上升15.3%。其中,天然石墨贡献7.26亿元,人造石墨(不蕴含MCMB)贡献10.61亿元,中间相碳微球和钛酸锂等其它负极材料贡献2.21亿元。
规模上升的同时,负极材料供应逐步过剩,价格呈下降趋势。
随着石墨资源瓜分完毕,公司间的竞争焦点将重新回到技术方面。其研究重点将朝着高比容量、高充放电效率、高循环性能和较低成本的方向发展。其中碳材料的研究开发相当活跃并在石墨改性、软硬碳和碳纳米材料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锡基材料作为锂电池负极材料具有很大的潜力,其他材料的研究也为锂电池负极材料供应了更多的选择。
电解液
电解液紧要原材料为六氟磷酸锂,占电解液成本的50%左右。
国产六氟磷酸锂的品质与进口产品接近,国产六氟磷酸锂价格优点分明。国产六氟磷酸锂的价格比进口便宜15%。六氟磷酸锂作为电解液紧要成本来源,电解液厂家为了降低成本必然会选取性价比适宜的供应商,我国公司无疑具有一定优点。
隔膜
隔膜加工难度最高,盈利最丰厚。在锂电池中紧要用途是戒备正负极短路,同时在充放电过程中供应离子运输的电通道。目前一般采用聚丙烯、聚乙烯单层微孔膜,以及由两者复合制成多层微孔膜作为隔膜。将来发展方向是更薄、更安全。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