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我国锂电池储能行业"春天"已至来,但距离"夏天"还有多远?锂电池储能系统是构筑能源互联网的核心,也是将来能源互联网的紧要入口。储能将在积极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和电力市场改革中扮演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当前,储能产业布局范围不断张大,几乎遍布全国所有省份。
我国锂电池储能行业"春天"已至来,但距离"夏天"还有多远?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当前,正是锂电池储能行业发展的紧要时刻,虽然我国锂电储能行业经历了政策变化和新冠疫情,储能行业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些起伏。但从全局、发展和长远的角度看,我国锂电池储能快速发展的总体形势没有变,储能行业发展的继续动力没有变,储能行业长远发展的良好趋势没有变,新能源锂电池储能的春天已经到来!
2020年,疫情影响之下的储能产业逆势上升。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六月底,我国已投运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到1831兆瓦,同比上升53.9%。
可再生能源并网、电网辅助服务、电网输配、分布式及微网以及用户侧等等,锂电池储能的使用场景十分广泛。一时间,发、输、配、用,储能几乎涵盖了整个电力的产业,国网、南网、储能设备制造公司、众多国企、民企纷纷开始了自己的储能业务。
锂电池产业布局也从通信后备电源范畴,扩展至新能源储能电源、新能源动力电源、环保型资源再生及相关系统集成等范畴,成为通信、储能、资源再加工业领导者,并形成了“原材料-电池制造-产品使用-运营服务-资源再生-原材料”的全关闭产业链,构建生态循环体系,提升行业生命力。
锂电池储能的使用场景有很多,但是发展储能的核心是配套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而储能从促使可再生能源消纳到降低可再生能源利用成本,任重道远。虽然政产学研用各方对锂电池储能的前景都持积极态度,但缺乏商业模式、无人为储能买单,却是困扰行业发展多年的“心病”。
从发电侧来说,谁为新能源储能付费并不确定;从电网侧来说,没有理清计价机制,政策也缺乏稳定性和可继续性;用户侧则收益单一,没有体现出储能真正的价值。
锂电池储能产业还面对着非技术成本较高、标准缺失、系统集成设计能力参差不齐三大挑战。标准缺失会造成滥竽充数、鱼龙混杂的局面,对产业健康发展有致命影响;系统集成设计能力参差不齐则造成潜在安全风险;在成本方面,倘若考虑高昂的非技术成本,短时间内难以实现利用峰谷电价差套利的期待。
锂电池储能的“春天”已经到来,但距离储能行业繁荣的“夏天”,还要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锂电池储能产业从开始萌芽、开花,但是初春的天气乍暖还寒,锂电池储能还没有进入蓬勃发展的夏季。
一是从全局角度掂量锂电池储能的价值的价格机制尚未完全建立,没有合理的市场价格机制,便无法真正体现出储能的价值,也就无法激发资本的信心和市场的生机;
二是锂电储能的独立市场主体地位尚未完全落实;
三是锂电池储能技术本身的性能和成本仍需改善;
四是锂电池储能产品的安全性和标准体系等仍需持续完善。
总结:能源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我们一定要大力发展锂电池储能,构建能源互联网,保证能源安全。随着政策、技术和产业的发展,锂电池储能行业将逐步实现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的转变。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