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知识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锂电池的工作原理有哪些?锂电池紧要种类解析

2021-02-23 ryder

锂是一种金属元素,其化学符号为Li(其英文名为lithium),是一种银白色、十分柔软、化学性能活泼的金属,在金属中是最轻的。它除了使用于原子能工业外,可制造特种合金、特种玻璃(电视机上用的荧光屏玻璃)及锂电池。在锂电池中它用作电池的阳极。


锂电池也分成两大类:不可充电的及可充电的两类。不可充电的电池称为一次性电池,它只能将化学能一次性地转化为电能,不能将电能还原回化学能(或者还原性能极差)。而可充电的电池称为二次性电池(也称为蓄电池)。它能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起来,在使用时,再将化学能转换成电能,它是可逆的,如电能化学能锂电池的紧要特点。


锂电池的正极材料通常有锂的活性化合物组成,负极则是特殊分子结构的碳.常见的正极材料紧要成分为LiCoO2,充电时,加在电池两极的电势迫使正极的化合物释出锂离子,嵌入负极分子排列呈片层结构的碳中。放电时,锂离子则从片层结构的碳中析出,重新和正极的化合物结合.锂离子的移动出现了电流大容量锂电池。


化学反应原理虽然很简单,然而在实际的工业加工中,要考虑的实际问题要多得多:正极的材料要添加剂来保持多次充放的活性,负极的材料要在分子结构级去设计以容纳更多的锂离子;填充在正负极之间的电解液,除了保持稳定,还要具有良好导电性,减小电池内阻。

锂电池紧要种类依据锂电池所用电解质材料的不同,锂电池分为液态锂电池(LiquifiedLithium-IonBattery,简称为LIB)和聚合物锂电池(PolymerLithium-IonBattery,简称为PLB)大容量锂电池。


锂电池(Li--ion)


可充电锂电池是目前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现代数码产品中使用最广泛的电池,但它较为娇气,在使用中不可过充、过放(会损坏电池或使之报废)。因此,在电池上有保护元器件或保护电路以戒备昂贵的电池损坏。锂电池充电要求很高,要保证终止电压精度在±1%之内,各大半导体器件厂已开发出多种锂电池充电的IC,以保证安全、可靠、快速地充电大容量锂电池。


手机基本上都是使用锂电池。正确地使用锂电池对延长电池寿命是十分紧要的。它依据不同的电子产品的要求可以做成扁平长方形、圆柱形、长方形及扣式,并且有由几个电池串联并联在一起组成的电池包。锂电池的额定电压,因为材料的变化,一般为3.7V,磷酸铁锂(以下称磷铁)正极的则为3.2V。洋溢电时的终止充电电压一般是4.2V,磷铁3.65V。锂电池的终止放电电压为2.75V~3.0V(电池厂给出工作电压范围或给出终止放电电压,各参数略有不同,一般为3.0V,磷铁为2.5V)。低于2.5V(磷铁2.0V)持续放电称为过放,过放对电池会有损害。


钴酸锂类型材料为正极的锂电池不适合用作大电流放电,过大电流放电时会降低放电时间(内部会出现较高的温度而损耗能量),并可能发生危险;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锂电池,可以以20C甚至更大(C是电池的容量,如C=800mAh,1C充电率即充电电流为800mA)的大电流进行充放电,特别适合电动车使用。因此电池加工厂给出最大放电电流,在使用中应小于最大放电电流。锂电池对温度有一定要求,厂给出了充电温度范围、放电温度范围及保存温度范围,过压充电会造成锂电池永久性损坏。锂电池充电电流应依据电池加工厂的提议,并要求有限流电路以免发生过流(过热)。一般常用的充电倍率为0.25C~1C。在大电流充电时往往要测试电池温度,以戒备过热损坏电池或出现爆炸大容量锂电池。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