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知识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有关锂电池保护板各功能的详解

2021-02-19 ryder

1.电压保护:过充,过放,这要依据电池的材料不同而有所改变。


过充保护,在我们以往的单节电池保护电压都会高出电池充饱电压50~150mV。但是动力锂离子电池不相同,倘若你要想延长电池寿命,你的保护电压就选择电池的充饱电压,甚至还要比此电压还低些。比如三元电池,可以选择4.18V~4.25V;铁锂电池,可以选择3.65-3.9。因为它是多串数的,整个电池包的寿命容量紧要是以容量最低的那颗电池以准,小容的总是在大电流高电压工作,所以衰减加快。而大容量每次都是轻充轻放,自然衰减要慢得多了。为了让小容量的电池也是轻充轻放,所以过充保护电压点不要选择太高。这个保护延时可以做到1S,戒备脉冲的影响从而保护。


过放保护,也是与电池的材料有关,如三元电池一般选择在2.8V~3.0V;磷酸铁锂电池一般选择在2.3-2.5V。尽量要比它单颗电池过放的电压稍高点。因为,在国内加工的电池,电池电压低于3.3V(三元)、2.8V(铁锂)后,各颗电池的放电特性完全不一,因此是提前保护电池,这样对电池的寿命是一个很好的保护。


总的一点就是尽量让每一颗电池都工作在轻充轻放下工作,一定是对电池的寿命是一个帮助。


过放保护延滞时间,它要依据负载的不同而有所改变,比如电动工具类的,他的启动电流一般都在10C以上,因此会在短时间内把电池的电压拉到过放电压点从而保护。此时无法让电池工作。这是值得留意的地方。


电流保护


2.电流保护:它紧要体今朝工作电流与过电流使开关MOS断开从而保护电池包或负载。


MOS管的损坏紧要是温度急剧升高,它的发热也是电流的大小及本身的内阻来决定的,当然小电流,对MOS没什么影响,但是大电流呢,这个就要好好做些解决了,在通过额定电流时,小电流10A以下,我们可以笔直用电压来驱动MOS管。大电流,一定是要加驱动,给MOS足够大的驱动电流。以下在MOS管功能以及内阻有讲到。


工作电流,在设计的时候,MOS管上不能存在超过0.3W的功率。计算工式:I2*R/N。R为MOS的内阻,N为MOS的数量。倘若功率超过,MOS会出现25度以上的温升,又因它们都是密封的,就算有散热片,长时间工作时,温度还是会上去,因为他没地方可散热。当然MOS管是没任何问题,问题是他出现热量会影响到电池,毕竟保护板是与电池放在一起的。


过流保护(最大电流),此项是保护板必不可少的,非常关键的一个保护参数。保护电流的大小与MOS的功率息息相关,因此在设计时,要尽量给出MOS能力的余量。在布板的时候,电流测试点一定要选好位置,不能只接通就行。一般提议接在测试电阻的中间端。还要留意电流测试端的干扰问题,因为它的信号很容易受到干扰。


过流保护延时,它也是要根不同的产品做相应的调整。


短路保护


3.短路保护:严格来讲,他是一个电压比较型的保护,也就是讲是用电压的比较笔直关断或驱动的,不要经过多余的解决。


短路延时的设置也很关键,因为在我们的产品中,输入滤波电容都是很大的,在接触时第一时间给电容充电,此时就相当于电池短路来给电容充电。


温度保护


4.温度保护:一般在智能电池上都会用到,也是不可少的。但往往它的完美总会带来另一方面的不足。我们紧要是测试电池的温度来断开总开关来保护电池本身或负载。倘若是在一个恒定的环境条件下,当然不会有哪些问题。由于电池的工作环境是我们不可控的,太多太复杂的变化,因此不好选择。如在北方的冬天,我们定在多少适宜?又如夏天的南方地区,又定多少适宜?显然范围太宽不可控的因素太多。


MOS功能以及内阻


5.MOS保护:紧要是MOS的电压,电流与温度。当然就是牵扯到MOS管的选型了。MOS的耐压当然要超过电池包的电压,这是非得的。电流讲的是在通过额定电流时MOS管体上的温升了一般不超过25度的温升为最佳。


MOS的驱动,也许会有的人会讲,我有用低内阻大电流的MOS管,但为甚么还有蛮高的温度?这是MOS管的驱动部分没有做好,驱动MOS要有足够大的电流,详尽多大的驱动电流,要依据功率MOS管的输入电容来定。因此,一般的过流与短路驱动都不能用芯片笔直驱动,一定要外加。在大电流(超过50A)工作时,一定要做到多级多路驱动,才能保证MOS的同一时间同一电流正常打开与封闭。因为MOS管有一个输入电容,MOS管功率,电流越大,输入电容也就越大,倘若没有足够的电流,不会在短时间做出完整的控制。尤其是电流超过50A时,电流设计上更要细化,一定要做到多级多路驱动控制。这样才能保证MOS的正常过流与短路保护。


MOS电流平衡,紧要讲的是多颗MOS并起来用时,要让每一颗MOS管通过的电流,打开与封闭时间都是一致的。这就要在画板方面入手了,它们的输入输出一定要对称,一定要保证每一个管子通过的电流是一致这才是目的。


自耗电


6.自耗电量:这个参数是越小越好,最理想的状态是为零,但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应当是在性能可靠完全OK的情况下再来考量自耗电的问题。自耗电分为整体的自耗电和每一串的自耗电。


整体自耗电,倘若在100~500uA都是没什么问题的,因为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容量本身就很大。当然电动工具的另外分解。如5AH的电池,放电500uA,要放多长时间,因此对整个电池包来讲是很微弱的。


每串自耗电才最关键的,这个也不可能为零,当然也是在性能完全可行情况下进行,但有一点,每一串的自耗电量一定要一致,一般每一串的差别不能超过5uA。这点大家应当知道,倘若每一串的自耗电不一时,那么在长时间搁置下,电池的容量一定会出现变化的。


均衡功能


7.均衡:均衡这一块是重点。目前最通用的均衡方式分为两种,一种就是耗能式的,另一种就是转能式的。


A耗能式均衡,紧要是把多串电池中某节电池的电量或电压高的用电阻把多余的电能损耗掉。它也分如下三种。


一,充电时时均衡,它紧要是在充电时任何一颗电池的电压高出所有电池均匀电压时,它就启动均衡,无论电池的电压在什么范围,它紧要是使用在智能软件办法上。当然要怎么样含义可以由软件任意调整。此办法的优势它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做电池的电压均衡。


二,电压定点均衡,就是把均衡启动定在一个电压点上,如锰锂电池,很多就定在4.2V开始均衡。这种方式只是在电池充电的末端进行,所以均衡时间较短,用处可想而知。


三,静态自动均衡,它也可以在充电的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放电时进行,更加有特点的是,电池在静态搁置时,倘若电压不一致时,它也在均衡着,直到电池的电压达到一致。但有人认为,电池都没工作了,为甚么保护板还是在发热呢?


以上三种方式都以是参考电压来实现均衡的。但是,电池电压高不一定代表容量就高,也许截然相反。以下论述。


其优势就是成本低,设计简单,在电池电压不一致时能起到一定的用途,紧要体今朝电池长时间搁置自耗引起的电压不一致。理论上是有微弱的可行性。


缺点,电路复杂,元件多,温度高,防静电差,故障率高。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