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中文名称:核能供热 英文名称:nuclearheat
定义:利用核反应堆中链式核裂变反应所释放的能量作为热源,向用户供热。所属学科:电力(一级学科);核电(二级学科)
核能供热以核裂变萌生的能量为热源的城市聚集供热方式。它是处理城市能源供应,减轻运输压力和消除烧煤造成的环境污染的一种新途径。城市聚集供热所需温度不高,现有的核能技术较易满足要求。
目前,正在发展的有三种核能供热方式:
①城市聚集供热专用低温供热堆。这种堆的压力为1~2兆帕,可以输出100°C左右的热水供城市使用。由于反应堆工作参数低,安全性好,有可能建造在城市近郊。
②核热电站。它和一般热电站原理相近,只是用核反应堆代替矿物燃料锅炉。核热电站反应堆工作参数高,非得按照电站选址规程建在远离居民区的地点,从而使它的发展在一定的程度上受到限制。
③化学热管远程核供热系统。是正在研究的先进技术。它利用高温气冷堆萌生的900°C左右的高温热源,进行可逆反应,并在常温下通过管道送到用户,在再生(甲烷化)装置中萌生逆反应放出化学热,供用户使用。这种办法可将核热送到远处供大片地区使用。
由于采取了多重密封与屏蔽措施,因此核供热堆,特别是低温供热堆运行时排放到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甚至比烧煤锅炉还少得多。从经济上看,核供热堆的初始投资高于烧煤锅炉,但燃料费较省,与同功率的烧煤锅炉相比,每年核燃料的运输量仅约为煤量的十万分之一,可以输出100°C左右的热水供城市使用。比烧油锅炉的燃料费低得更多。有些国家已经开始发展核供热堆。已运行的核电站中,有十余座实施抽汽供热。
性质:核供热堆是一种以输出显热为主的核能系统。可用于城镇居民供暖和综合利用。作为核电的补充,它的推广使用有助于改善能源结构,减排温室气体和改善城镇环境。核供热堆具有良好的固有安全性,系统简单,运行可靠,可以建在靠近居民稠密区,节省显热远距离输送的昂贵费用。世界上第一座5MW核供热实验堆于1989年在中国建成并运行。运行结果声明,中国开发的核供热堆具有优异的性能。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