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知识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MH电极的放电储备和充电储备容量

2021-06-09 ryder

MH电极的放电储备和充电储备容量

1,放电储备容量

①作用

放电储备容量是为了戒备电池过放电时发生贮氢合金粉的强制被氧化。实际上,电池放电到1.0V后,正极电位为0.1—0.2V(vs,Hg/HgO),仍有一部分电量没有放出来。电池接着放电到电池电压为-0.3—-0.4V(正极电位为-1.1—-1.2V,vs,Hg/HgO)的那部分电量相当于充进了正极,但它正常放电时没有放出来,该容量称为正极剩余容量。同样,负极放电到电位为-0.6V后,也有一部分电量充进了负极而没有放出来,该容量称为负极剩余容量。正负极剩余容量在数值上往往不相等。

目前,获得负极放电储备容量的办法有:

①电池装配前使负极放在氢气气氛中一段时间,使负极中吸入一部分氢气

②在电池封口前于电池中加入一定量的还原剂。对于非烧结式电极,利用正极中使钴粉或氧化亚钴氧化成CoOOH而获得的电量;对于烧结式镍电极可利用电极中的氢氧化亚钴被氧化获得部分电量

前两种办法在加工中操作时在添加剂的平均性方面有一定难度。

③当镍电极中加入钴粉或氧化亚钴作添加剂时,充电后它们都氧化成CoOOH,这部分电量可计算如下:

若电池中Co含量为8%,则氧化它们的电量为Q=(5×8%×26.8×3)/58.93=546mAh

同样,若电池中氧化亚钴的含量为8%,则氧化它的电量为Q=(5×8%×26.8×1)/74.93=143mAh

由此可见,通过调整非烧结式正极中钴粉与氧化亚钴的相对含量,可以在143—546mAh之间调整负极的放电储备容量。

④哈尔滨工业大学使用化学系夏保佳等人之办法

在镍氢电池封口时,在电池中加入铝合金或锌,它们在碱中自溶解或在正极发生电化学溶解,萌生的氢气或电化学溶解消耗的电量在封口体系中可作为负极的放电储备容量。

2,充电储备容量

①作用

戒备电池过充电时不会完全析出氢气而使电池内压太高MH电极的放电储备和充电储备容量


1,放电储备容量

①作用

放电储备容量是为了戒备电池过放电时发生贮氢合金粉的强制被氧化。实际上,电池放电到1.0V后,正极电位为0.1—0.2V(vs,Hg/HgO),仍有一部分电量没有放出来。电池接着放电到电池电压为-0.3—-0.4V(正极电位为-1.1—-1.2V,vs,Hg/HgO)的那部分电量相当于充进了正极,但它正常放电时没有放出来,该容量称为正极剩余容量。同样,负极放电到电位为-0.6V后,也有一部分电量充进了负极而没有放出来,该容量称为负极剩余容量。正负极剩余容量在数值上往往不相等。

目前,获得负极放电储备容量的办法有:

①电池装配前使负极放在氢气气氛中一段时间,使负极中吸入一部分氢气

②在电池封口前于电池中加入一定量的还原剂。对于非烧结式电极,利用正极中使钴粉或氧化亚钴氧化成CoOOH而获得的电量;对于烧结式镍电极可利用电极中的氢氧化亚钴被氧化获得部分电量

前两种办法在加工中操作时在添加剂的平均性方面有一定难度。

③当镍电极中加入钴粉或氧化亚钴作添加剂时,充电后它们都氧化成CoOOH,这部分电量可计算如下:

若电池中Co含量为8%,则氧化它们的电量为Q=(5×8%×26.8×3)/58.93=546mAh

同样,若电池中氧化亚钴的含量为8%,则氧化它的电量为Q=(5×8%×26.8×1)/74.93=143mAh

由此可见,通过调整非烧结式正极中钴粉与氧化亚钴的相对含量,可以在143—546mAh之间调整负极的放电储备容量。

④哈尔滨工业大学使用化学系夏保佳等人之办法

在镍氢电池封口时,在电池中加入铝合金或锌,它们在碱中自溶解或在正极发生电化学溶解,萌生的氢气或电化学溶解消耗的电量在封口体系中可作为负极的放电储备容量。

2,充电储备容量

①作用

戒备电池过充电时不会完全析出氢气而使电池内压太高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