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知识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UN38.3电池运输安全探测

2021-04-27 ryder

UN38.3电池运输安全探测随着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含锂离子电池货物的运输日益增长,给航空公司的安全运行带来的隐患也日益增加。为确保航空运输安全,并满足对含锂离子电池货物安全运输的要求,航空公司现依据国际航协《危险物品规矩》的相关规定,对每个类型的锂离子电池及锂离子电池包,非得经过探测,已证明其符合《联合国危险物品运输实验和标准手册》第3部分38.3款(以下简称UN38.3探测)的所有要求。此操作规范适用于包括但不限于单独或与设备一起运输的属可充电型锂离子电池的手机电池、笔记本电脑电池、对讲机电池、摄像机电池、遥控玩具电池等。

依据以上要求,摩尔试验室于近期开展了UN38.3电池运输安全探测服务,并已按照民航运输安全的详尽指挥规范,完成了多家企业的相关探测申请。


附:锂离子电池危险性解析

锂是一种特别容易发生反应的金属,外观呈银白色,非常柔软、可伸展,且易燃。其特性如下:

􀁺遇水或潮湿空气会释放易燃气体;

􀁺呈固体状态时,当温度超过其熔点180℃时,可自己燃烧;

􀁺呈粉末时,可在室条件下燃烧;

􀁺可导致严重灼伤及腐蚀。

可充电锂离子电池或锂离子电池包(以下简称锂离子电池)属第9类危险物品,其危险性取决于所含的锂。金属锂属于第4.3项遇湿危险的危险物品。

很多日常生活用品中均含有可充电式锂离子电池,如笔记本电脑、摄像机、手机、无绳电话、遥控玩具、对讲机等。

锂离子电池的危险性比金属锂弱,同等规格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比一次性锂离子电池的锂含量低,其危险表现为当电池被过冲(超负荷充电)后,有可能被损坏,严重的有可能萌生爆炸。一般锂离子电池均有过冲保护装置,当被充电到一定时间,保护装置将中断充电,以避免电池因过冲而受到损坏。未充电的锂离子电池在运输中的危险性相对更低。当锂离子电池在的电压低于其指定电压时,在电解液中的锂是很难自身反应的。应留意的是原电池不具备过冲保护装置,因此准备空运的原电池应严格避免超负荷充电。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