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美太阳能巨头拟在华建立光伏电池加工厂
全球最大的光伏电池制造商美国FirstSolar公司(Nasdaq:FSLR)计划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建立一家薄膜光伏电池加工厂,这将进一步巩固中国在全世界光伏电池制造范畴的领先地位,也将使尚德、英利、赛维LDK等国内企业面临更加猛烈的市场竞争。
FirstSolar是首个宣布在华建立光伏电池加工厂的国外光伏企业。在鄂尔多斯建设加工厂,是该公司与当地政府在新能源范畴的大规模合作项目之一,其余的项目还包括将来10年内在鄂尔多斯市合作建设一座装机容量2000兆瓦(200万千瓦)的光伏电站,这一电站是各国已经公布的光伏电站建设计划中规模最大的一座。
FirstSolar企业传播部(欧洲、中东及亚洲)总监BrandonMitchener2月4日向《经济观察网》透露,FirstSolar在鄂尔多斯市建设的光伏电站将分四期建设,其中一期30兆瓦示范项目将在今年6月开工。在建设光伏电站的后期,公司将在鄂尔多斯建设一家光伏电池加工厂,为鄂尔多斯和中国其他地区的光伏电站供应薄膜光伏电池。
BrandonMitchener没有透露这家光伏电池加工厂的建设时间表和投资规模。他表示,鄂尔多斯一期项目将使用国外加工的光伏电池,但中国市场容量巨大,不能依靠进口的光伏电池建设电站,需要通过建立本土工厂,就近提供低成本的光伏电池。
FirstSolar成立于1999年,主打产品是以碲化镉(CdTe)作为半导体材料加工的薄膜光伏电池,2009年产能达到1219兆瓦。依据巴克莱银行的预测,2009年FirstSolar的光伏电池销量达到1100兆瓦,市场份额达到18%,位居全球首位。无锡尚德、保定英利、常州天合三家中国企业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2%、9%和7%,分列第二、四、五位。
与尚德、英利等中国企业主推的晶硅电池相比,FirstSolar加工的薄膜电池对半导体材料的使用量大幅减少,加工成本分明降低,但不足之处是光电转化率相对较低,安装成本较高,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份额低于晶硅电池。
2009年第一季度,FirstSolar薄膜电池的加工成本约为0.93美元/瓦,光电转换率约11.1%,该公司计划到2014年将加工成本降低至0.56美元/瓦左右,光电转换率在将来几年提高到15%-16%。
目前,FirstSolar在美国俄亥俄州的佩里斯堡(perrysburg)、德国的奥得河畔法兰克福(FrankfurtanderOder)以及马来西亚的居林(Kulim)设有三个薄膜电池加工厂。2009年,FirstSolar宣布将在法国建立新厂,预计于2011年正式投产。如果鄂尔多斯的薄膜电池加工厂开工建设,将成为其全球第四个加工厂。
BrandonMitchener表示,公司考虑是不是在某个国家建设加工厂,主要看该国是不是拥有长期、稳定、可继续的市场。通常而言,FirstSolar电池加工厂的投资回收期约为5年。
2009年,中国的光伏电池包装企业超过300家,加工量占到全球50%左右,但绝大部分销售到欧美国家。随着中国国内光伏发电市场2009年开始启动,包括FirstSolar在内的各大光伏企业纷纷大举开拓中国市场。FirstSolar进入中国的起点是内蒙古鄂尔多斯,该公司2009年11月与鄂尔多斯市政府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建设总装机2000兆瓦的全球最大光伏电站。在一期30兆瓦工程建成后,计划二期、三期、四期分别建设100兆瓦、870兆瓦和1000兆瓦,到2019年全部建成。
FirstSolar总裁宋博思(BruceSohn)表示,选择在鄂尔多斯建设大规模光伏电站的原由之一,是这里土地广阔,阳光充分,有现成的电网可以接入。在电价方面,他希望中国采用类似于德国的上网电价法,在产业发展初期给予光伏发电较高的上网电价,之后逐步降低。不过中国政府则倾向于通过招标的方式确定电价,这使得中标电价往往较低,容易挫伤企业的投资积极性。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