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知识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锂电池加快拉动锂的需求

2021-04-27 ryder

锂电池加快拉动锂的需求


上涨的汽油价格和加强的绿色消费意识已使全球汽车工业重新审视其动力驱动系统,可充电的锂电池现已成为混合电动车(HEV)的适用技术而脱颖而出。


分解人士指出,从面对近零排放观点出发,混合电动车(HEV)电池用锂的销售额到2015年预计会超过5亿美元。


目前,Rockwood控股公司、智利SociedadQuimicayMinera(SQM)公司和FMC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锂加工商,其效益缘于锂得到大量新的使用。


1.车用锂电池发展前景看好


锂在锂电池中的使用已获确认。使用的第一阶段是手机,每节电池需用约1/10盎司的碳酸锂。第二使用阶段是手提电脑,需用碳酸锂是手机使用量的约10倍。


插电式混合电动车(HEV)使用的锂离子电池,需用的锂为手提电脑用锂量的100多倍。


锂电池预计将成为HEV发挥性能的关键,插电式混合电动车(HEV)使用燃烧式发动机和电力驱动两个系统。HEV包括插电混合系统(pHEV),该系统在使用燃烧式发动机之前,因贮存有足够电力,可藉电池电力驱动一定距离。另外,纯电动车(EV)不设置燃烧式发动机,只靠电池电力驱动。预计锂电池可使插电式混合电动车(HEV)的价格和性能与以天然气为动力的汽车相比拟。


尽管镍-金属氢化物已使用于大多数的HEV电池中,但这种电池与锂离子化学制造的电池相比,体积较大且动力较小。丰田公司通用的prius混合电动车以镍-金属氢化物电池为动力。丰田公司表示,到2010年将年销售混合动力车100万辆。


化学品制造商投资插电式混合电动车(HEV)存在发展机遇。Rockwood公司开发了导电锂盐专有技术,这种导电锂盐有助于克服电池化学的某些挑战。SQM公司与欧洲、日本、韩国和美国的主要阴极加工商组建了商业化联盟,开发车用锂电池。


然而,汽车工业进入HEV的大规模加工现还处于起始阶段,汽车电池用锂量目前还很小。其他终端用户需求的强劲增长以及适宜的价位,将持续支持锂需求的增长。


据美国银行KevinMcCarthy的预测,HEV电池用锂的销售额将增长到2015年约6亿美元。分解认为,HEV存在着较多用锂的长期发展机遇。据估算,到2010年将销售约100万辆混合电动车,到2015年销售量将翻番。美国银行KevinMcCarthy预计,到2015年,电池用量将占锂营业收入近一半,纯电动车电池用量将从2007年占整个锂营业收入小于1%上升至2015年占1/4。


Rockwood公司2007年来自碳酸锂、锂金属和碳酸锂衍生的化合物总的营业收入达到约4.5亿美元。FMC公司2007年的锂销售额为2.1亿美元。与Rockwood公司相近,FMC公司加工通用碳酸锂和专用的下游锂产品。SQM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碳酸锂加工商,其2007年来自锂和锂衍生物的营业收入为1.798亿美元。


电池和医药终端用户合计占Rockwood公司锂供应量约40%。分解人士认为,从近期看,对锂的需求将主要受医药部门对丁基锂的强劲需求,以及其他电池使用对碳酸锂和氢氧化锂的需求所拉动。


电池用碳酸锂的消费在HEV加工尚无大量需求情况下已呈二位数速率增长。2007年需求增长近20%,预计在中期内将持续以高于10%的速率增长。


除了电池使用外,中期内呈中速增长的有润滑脂、润滑油用氢氧化锂,玻璃和玻璃熔接物用碳酸锂,空调用碳酸锂等。


随着锂电池动力HEV加快推向商业市场,电池公司JohnsonControls-Saft于2007年1月在法国投产了世界上第一座大规模HEV电池加工厂,并已与Mercedes公司加工Class混合电动车签署供应锂电池合同,Class混合电动车于2009年初商业化加工。日本NEC电子公司到2009年将每年加工1.3万块锂电池,到2010年将扩产至6.5万块,以使用于日产混合电动车。


一些汽车加工商采用锂电池驱动混合电动车的计划正在发展之中。美国Tesla汽车公司已于2008年3月开始加工2008TeslaRoadster混合电动车,并将推出2009年车型。丰田公司与松下公司组建的合资企业松下EV能源公司于2009年限量加工车用锂电池,2010年将转向大规模加工。


其他一些锂电池加工商包括韩国LG化学公司,该公司与韩国现代汽车公司签署合同,自2009年7月起向该公司Accent混合电动车供应锂电池。Saturn公司的pHEV和通用汽车公司的VoltEV于2010年批量加工。三洋电器公司将开始加工1.5~2.0万块/年锂电池,以供2011年HEV使用。大众公司的混合电动车也于2010年使用三洋电器公司锂电池技术。


2009年车载锂离子充电电池市场正式形成。这是因为日本及海外汽车厂商纷纷开始在乘用车上采用锂离子充电电池。在日本国内厂商中,丰田汽车、富士重工业、三菱汽车已经决定采用,而在欧美,戴姆勒也表示采用。另外,日产汽车、德国奥迪、美国通用汽车也准备在2010年采用。


决定混合动力车(HEV)及电动车(EV)的性能最为最紧要的充电电池将发生巨变。原由是丰田汽车、日产汽车等日本顶级厂商将在2009年以后相继推出配备锂离子充电电池的车型。


对象涉及HEV、EV、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等多个范畴。丰田表示,将从2009年开始在子公司——松下EV能源小批量加工用于pHEV的锂离子充电电池,2010年开始正式量产。


2000年在“TInoHybrid”款式上率先配备锂离子充电电池的日产也于2010年量产配备锂离子充电电池的HEV和EV。HEV预定为后轮驱动车,目前已经公开了变速箱以及横置配备在行李舱内的锂离子充电电池。该电池将由日产与NEC、NEC东金合资成立的AutomoTIveEnergySupply(AESC)提供。


除丰田、日产以外,其他主要厂商也将陆续采用锂离子充电电池。富士重工业预定2009年量产以“pluginStellaConcept”为原型的EV,该车将与日产一样,采用AESC制造的电池。另外,三菱汽车也将采购与GSYuasaCorporaTIon(GS汤浅)等合资的LithiumEnergyJapan(LEJ)制造的电池,于2009年开始量产EV“iMiEV”。


本田计划2009年追加HEV新车型,并于2010年在“飞度”中追加HEV款式,只是目前尚未声明在一般HEV上采用锂离子充电电池。但是,该公司于2008年11月在日本国内开始租售的燃料电池混合动力车“FCXClarity”配备了锂离子充电电池,替换了此前一直使用的电容器。


在海外厂商中,大众集团旗下的德国奥迪预定于2010年上市HEV,其中的锂离子充电池将由三洋电机从2009年开始量产。而美国通用汽车决定于2010年上市的HEV中,锂离子充电电池也将由日立车辆能源(HitachiVehicleEnergy)从2009年底开始量产。


2.锂加工量不断扩增


Rockwood、SQM和FMC公司占锂加工量约3/4,中国的一些小型加工商占锂加工量约1/4。SQM公司加工全球碳酸锂供应量约35%。Rockwood公司通过其特种化学品业务部Chemetall公司加工世界碳酸锂约30%,而FMC公司加工量约占5%~10%。


2009年,全球锂资源的消耗量为8万吨,预计5年后,仅美国1000万辆锂电汽车的需求量就将消耗10万吨锂资源。自2005年以来,锂的价格暴涨,由每吨10多万元涨到2009年11月的每吨60多万元。


2008年全球锂加工量(以碳酸锂当量表示)估算在8万吨/年。全球碳酸锂行业的现状是,资源门槛极高、产能高度聚集。截至2008年底,全球碳酸锂总需求约为9.5万吨,国际上主要加工商有智利的SQM、美国的FMC和德国Chemtall合计年产能为7.9万吨,占全球80%市场份额。由于规模化加工碳酸锂的企业非得拥有锂资源储量较为丰富的盐湖资源开采权,这使得该行业具备较高的资源壁垒;另一方面,由于全球盐湖绝大多数资源都是高镁低锂型,而从高镁低锂老卤中提纯分离碳酸锂的工艺技术难度很大,之前这些技术仅掌握在少数国外公司手中,这使得碳酸锂行业又具备了技术壁垒。因此,造就了碳酸锂行业的全球寡头垄断格局。


三大锂供应商主要从“锂三角”(阿根廷、玻利维亚和智利)的盐卤储藏中加工锂。SQM和Rockwood公司从智利的SalardeAtacama地区加工锂,其优势是锂浓度高和蒸发速率高,在加工过程中可使用太阳能。除南美以外,Rockwood公司也在美国内华达州Silverpeak通过盐卤加工锂。


FMC公司从其在阿根廷SalardeHombreMuerto的盐卤储藏中加工锂,采用过滤过程,过滤过程速度较快,但比其他过程成本较高。


往日,锂从锂辉石矿沉积物中抽取。然而通过这一过程来加工,因纯度低,需要多次抽提步骤,并且是能量密集的过程。现仅有中国采用从锂辉石中加工大量碳酸锂。


南美的储藏能力仍在张大。SQM公司正在将碳酸锂加工能力从3万吨/年张大到2008年第三季度约4万吨/年。如果市场需求坚挺,也将扩能至6万吨/年。


玻利维亚SalardeUyuni拥有锂储藏约550万吨。


Admiralty资源公司计划开发阿根延北部RinconSalara的盐卤矿,该矿拥有1.05万吨碳酸锂当量。全部投产后将可供应世界碳酸锂约20%。该公司目标是2009年投入加工。50吨/年中型装置已于2008年4月投运。


目前从“锂三角”加工锂的经济性仍有很大的成本优点。然而上扬的锂价正促使开发南美以外的储藏。挪威Nordic矿业公司通过收购在芬兰的锂开发项目成为欧洲第一家用于电池工业的碳酸锂加工商。该公司预期于2013年在芬兰加工3300吨/年碳酸锂。美国内华达州Esmeralda郡也有开发锂盐卤矿的前景,Blackpearl矿业公司将开发位于包括加州、内华达州和犹他州在内的Great盆地的锂盐卤矿。


前20年来,中国加工商也实行了增产。中国在2007年约占世界锂市场约1/4。今后2~5年内中国将大大扩能,产能可望翻一倍以上。


锂电池的原材料在我国来源极为广泛。我国是世界锂资源大国,特别是青海和西藏的盐湖有大量锂资源,盐湖的开发不仅为低成本锂电池提供原材料,也有利于西部地区的发展。同时,锰、铁、钒、磷等在我国都是富产资源。永磁同步电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和效率高的特点,而我国是稀土永磁材料大国,为锂电汽车提供了材料保证。


中国在柴达木盆地已发现锂盐卤矿,但中国盐卤矿浓度较低,使中国加工的锂价可能比SQM和Rockwood公司要高出一倍。


在自主研发盐湖提锂、提镁技术及加工工艺的基础上,我国一些大型工业企业近几年来在扎布耶盐湖和柴达木盆地深处开始建设碳酸锂、氢氧化镁等化工产品加工基地。目前国内加工碳酸锂的企业主要聚集在西藏矿业、中信国安、西部矿业集团、青海盐湖集团这四家公司,而西藏矿业和中信国安又占了其中绝大部分,这两家公司2008年碳酸锂总计产量也不超过4000吨。


2009年10月12日,日本丰田通商株式会社(下称丰田通商)与中国中信国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国安)签署合作意向,双方将合作加工和销售电池级碳酸锂及下游产品。丰田通商是丰田集团旗下以汽车相关业务为主的贸易公司;中信国安则是中信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目前拥有的青海西台吉乃尔盐湖,面积570平方公里,是一个以液体锂矿为主的特大型矿床,碳酸锂方面资源优点突出。这是一个新的信号,即新能源汽车竞争已经向上游资源挺进。


中国西藏自治区经济委员会于2008年8月下旬宣布,西藏将扩建中国最大锂资源基地扎布耶盐湖,对其投资将高达10.84亿元人民币。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销售收入可达6.39亿元,利税2亿元。该扩建项目将在一期锂盐5000吨/年的基础上建设锂盐2万吨/年、氯化锂5,000吨/年、金属锂500吨/年、高纯锂200吨/年、锂材30吨/年及其他锂化合物490吨/年的加工能力。扎布耶盐湖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仲巴县,是世界上已知的三个锂资源量超过百万吨级的超大型盐湖之一,其地表卤水、晶间卤水及固体矿物中均含碳酸锂,总储量达246.63万吨。其中仅地表卤水中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就达70.41万吨,锂资源量在中国居第一。


资料显示,地处青海高原腹地的柴达木盆地富含有钾、钠、镁、锂、硼等矿产资源,其中氯化镁31亿吨,约占全国保有储量的99%;氯化锂近1400万吨,占全国保有储量的83%。2007年初,青海中信国安科技发展公司西台吉乃尔湖万吨级碳酸锂项目在柴达木盆地正式投产,使西台吉乃尔湖成为国内紧要的碳酸锂加工基地。


另外,中国最大的盐卤矿有很高的镁/锂比,出产可能更为复杂。


据称,混合电动车或纯电动车电池以及其他使用对锂的需求将会继续增长。在目前的需求速度下,全球的供应量可望满足1775年,在智利的SalardeAtacama拥有690万吨可采的锂,在玻利维亚SalardeUyuni拥有550万吨可采的锂。


江西省锂电新能源产业基地于2009年11月17日在江西省宜春市开园。据悉,这是全国首个锂电产业基地,宜春将在3年内将其打造成亚洲最大的碳酸锂加工基地,5年之内打造成中国最大动力锂离子电池加工基地。江西宜春拥有世界最大的锂矿山,现探明的可开采氧化锂储量为110万吨,占全国的31%,占世界的12%,使用好这笔资源,宜春的“锂产业”前景不可估量。据知道,这个全国首个锂电产业基地,规划面积为20平方千米(30000亩),目前已经有美国新能源、中国置业、福斯特等20多个锂电项目签约入园,合同签约资金超过100亿元。面对将来锂产业的发展,预期发展目标分为3个阶段:2009~2012年,锂电新能源产业产值力争2012年底前达到80亿元;2013~2015年,锂电新能源产业初具规模,力争2015年底前年产值达到300亿元;2016~2020年,形成比较完整的锂电新能源产业集群,力争2020年底前年产值冲破1000亿元。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