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知识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充电模式VS换电模式 哪一种更适合消费者

2021-04-27 ryder

2016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累计销售达到77.4万辆。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35.1万辆,超过2015年的20.7万辆,市场份额达到1.45%,预计2017年将达到50万辆。在销售的新能源乘用车中,仅从车型上看应当说充电模式占有很大的份额,换电模式占有多少没有能够看到统计数字,只能说份额不大,还没有引起大家的留意。


我们今朝是否可以按照传统的说法,认为事实证明充电模式要比换电模式好,更适合消费者的需求?


往往得出一个结论是很容易的,而真正地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增加销量,张大市场份额却是难上加难。我国新能源汽车加工厂家经过2016年的整顿,进入到2017年,面对的是一个新的环境,新的形势,新的消费者群体。清醒的认识到这些,才能看清前面的路,才能了解何时直行、何时拐弯、何时绕道。


新的环境、新的形势不必多言,新的消费者群体是我们重点要关注的。消费者群体是相对于消费者个体而言的,这是新的环境和新的形势催生的一些不可忽视的群体消费行为。


会是什么消费者群体,又是什么消费者会形成群体消费行为呢?过去已经有的如出租车、租赁企业、集团购买、畅销车型等消费行为在当前也会有一些变化。新的互联网大佬造车会有定制车出现,网约车会有不同于出租车的购车需求,众筹投资行为会进入电动车范畴,城市定点区域会有摆渡车出现,分时租赁有可能在更多城市布局,上班族购买电动车会有一定的变化,去年畅销的车型今年也会有一些变化。充电运营企业会适响应满足快充的需求,增加大功率充电设备,换电企业会占领出租车市场的很大的份额,并不失时机地张大使用范围。在这里在今朝也无法说清楚,还会是什么消费者群体出现,还会形成哪些群体消费行为,只能在前行中去仔细观察、发现、分解。


我们沿着今朝充电模式的发展方向一直向前直行边走边看,今朝销售的电动车大部分是车电一体的,也就是充电模式的,一辆完整的电动车,很多车辆不断追求一次充电的续驶里程,只能靠增加动力电池的容量来实现,容量增加重量也在增加,电动车看起来越来越重。以乐视汽车为例,乐视投资的Faraday Future(FF)首款量产电动车首发于1月4日,据知道,该款命名为FF 91的电动车百公里加速时间为2.39秒,一次充电的续驶里程超过700公里。这也许就是充电模式直行的前方一景,很多车企沿着这个方向,不断提高续驶里程,你追我赶向前直行。在新型电池出现之前,直行的尽头应当不远了,拐点就要到了。


电池加工厂有哪些看法呢?


国轩高科总经理方建华从动力电池的角度,不认同一些车企追求长续驶里程的做法,认为追求长续驶里程有三个负面影响,一是装更多电池,车辆过重,整车效率太低,二是消费者是不是需要长续驶里程,三是追求长续驶里程,加装更多电池,边际成本会非常高。认为电动车是一个颠覆性产品,应当用颠覆性思维来创造它。显然车企追求长续驶里程的做法给电池加工厂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一方面要求动力电池单位容量密度逐年提高,另一方面又要求动力电池价格逐年降低。


然而各个动力电池加工厂在非常不利的形势下,也是你追我赶,加大研发力度,具有核心技术的加工厂不断推出新的更高容量和更高性能的电池,配合车企向着那个看不到头的直行方向奔跑。随着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池单位密度逐年提高,相应的电动车一次充电的续驶里程也逐年提高。正在买车的消费者应当是满意的,可是已经买过电动车的消费者心中那个痛真是没法说。要想给爱车提高续驶里程,门都没有,有钱你就只能咬牙再买一辆。想把旧车卖掉,也没有那么容易,旧车残值远远低于性能相似的燃油汽车不说,左等右等也见不到一个买家,感觉这旧车真是鸡肋骨一个。新老消费者年年如此转换如此循环,怎么办?加工厂家有方法处理吗?没有方法处理。厂家会反问你不是说好可以使用六年、八年或者十万公里吗?买了车你就用吧。消费者的痛谁也处理不了。你痛我们厂家头也疼着呢。


加工厂的日子好过吗?你别说加工厂也非常头疼。曾记得很多年往日,桑塔纳汽车一炮走红,从1983年我国上海大众组装桑塔纳轿车开始,到2011年累计加工(包括改进型)超过380万辆,如今还在卖呢。可见使用桑塔纳汽车的消费者群体有多大。电动车怎么办呢?今朝加工厂有的只能一年一个型号,一年一个名称,累不累。有一些汽车厂只能守着几个车型硬着头皮一直向前走,有的厂家今年同一样车型,去年续驶里程300公里,今年400公里,价格一样。有的厂家车型不变,电池容量逐年提高,去年20 千瓦时,今年24千瓦时,明年28 千瓦时。美其名曰性能提高、售价不变、让利给消费者。辛辛苦苦研制一辆车,销售量上不去,新车的研发从何谈起,加工厂这样的苦楚又有谁人知晓。


新能源电动车发展速度非常快,一会儿这个电池,一会儿那个电池,一会儿续驶里程又有提高,一会儿充电时间又可以缩短,一会儿高温性能有所提高,一会儿低温性能也有提高,变来变去电池的性能对电动车的影响非常大,而车辆本身的发展变化是一种渐变,配置上的高低可以升级,可以让消费者选择。你看中的车辆电池可以选择吗?没有协商,就这一种。一个车型就一种电池,固定的不能改变。买了车后你就会发现,电池的变化就太分明了,电池不光重量占据车辆的一半左右,价值也占据车辆的一半左右,再有电池的充放电性能衰减问题严重,好的达到2000次以上充放电衰减到80%,差的达到多少次充放电衰减到80%惟有消费者自己了解,温度变化时充放电性能又是一个未知数。开了车才明白,有些电池明明看着还有20%的电,咋就一会儿就亮起红灯,显示电池电量告急。面对这些变化,一些消费者选择看看再说,等等再说,买也不是,不买也不是。一些消费者急需用车,够用就行,知足常乐,选择一款车就满足了。一些消费者左看看、右看看,看来看去还是不能买,最后租一辆电动车开起来。租赁企业也不好过,购置一批新车进来,还没有过多久,又有新车出品,为吸引顾客,只能再买新车,旧车租金价格上只能下来,也真是没有任何方法。


这电池一定要与车子绑在一起吗?对于电动车来说,是车电一体还是车电分离,这是充电模式和换电模式的最大区别。早在2010年,关于电动车在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上到底应当选择充电还是换电的技术路线,国家电网从当时的基础设施状况出发,特别考虑到北京等特大城市常常性大型活动对电动车的需要,国家电网确定了以换电为主,插充为辅,聚集充电,统一配送的基本思路。可事与愿违,截至2013年底,国家电网已建成的充换电站400座,交流充电桩1.9万台,投资巨大,但却几乎没有产出。


对此,有业内专家表示:换电站建设成本过高;各个企业的电动车技术标准及电池标准不同;车企普遍不愿意共享技术标准,是最终妨碍换电站普及的三个紧要原由。2012年,国务院审议通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明确表示不支持换电为主的电动车发展模式。


支持换电模式的车企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陈卫表示,充电模式背后的商业盈利模式难以为继,已成为妨碍新能源车发展瓶颈。换电模式对于消费者来讲,不买电池不但节约了购车成本,也不改变消费习惯和使用习惯。换电模式是受益于电力改革的一次新机遇,换电本身就是把电池当成一个煤气罐在公众范畴里流通,所以对消费者来讲车跟电是彻底分开的,因而能够彻底处理纯电动车的行驶里程问题。


去年北汽新能源再度充实大规模充放电站。国家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刚曾表示,换电模式在一些特定的使用环境,比如电动出租车范畴,拥有着比较高效的运行性价比优点。据知道,北汽新能源在北京同时启动了100多个厂商的勘察,今朝已经开工建设的有12个,而在广州、兰州、厦门以及山东等在内的一些省市也已经开始了前期的场地勘察和运营方案的制定。在出租车范畴包括公交车范畴,因为都是大规模的定制化产品,它有可能能够形成换电的技术或者路线。北汽新能源副总经理张勇对NBD汽车表示,我们认为在将来的出租车范畴可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充放电,我们很看好这个模式。


换电模式经营者认为,通过换电这种方式,用户在买车的时候可以只买裸车,这样一来整个车的成本在下降,能够促使电动车从试点到示范到规模化的使用。换电模式不但不需要车主再为电池的寿命和质量担忧,还可以大规模聚集使用后半夜的低谷电(被称为垃圾电)进行充电,节约能源资源,降低充电成本,专业的充放电管控也可以大幅提高电池使用寿命。


换电模式目前的妨碍有很大程度的原由也是在电池上,首先电动车厂不太愿意加工不带电池的电动车,特别是目前按照续驶里程来计算国家补贴,没有电池续驶里程怎么计算,补贴怎么补?就算电动车厂愿意加工裸车,换电模式经营企业是不是愿意承担电池的全部费用,如果把这些费用转嫁到消费者头上,消费者愿意选择换电模式吗?当然补贴会减少最后会没有。也许那个时候就是我们加工厂家看到的充电模式方向路线上直行的尽头。那时候很多车企就会在直行的充电模式路线上遇到拐点,选择向左拐可以在充电模式上一条道走到黑,或者选择向右拐采用换电模式,那时候是不是可以绕道换电模式再另辟新径?今朝国家补贴地方补贴还有,对于很多车企来说要不要今朝就考虑这些问题?要不要面向所有消费者来制造一些换电模式的电动车,要不要做一些车型试一试消费者的购买意向?这些年已经有一些电动车厂在做一些换电模式的车型,如北汽、力帆等厂家,只是目前仅面向(出租)行业加工,没有面向所有消费者加工。


换电模式最受消费者看重的是把电池全包下来,不用消费者买电池,只是租电池。完全不用考虑充电问题、安全问题、寿命问题,几分钟就可以完成换电池。对于一般用户来说,每年用车行驶里程不超过三万公里,在换电模式全包下来的情况下,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就是电池的租金加上换电(洋溢电的电池)费用是不是低于在充电模式下使用电动车的费用。今朝以北汽EV200电动车来测算一下,该车30.5千瓦时的电池洋溢电应当30度多一点,按照北京每度电1.8元计算(充电费加服务费),每次洋溢电费用约55元,以换一次电池200公里计算,三万公里的费用为8250元。参照燃油汽车每百公里6升油计算,油价也以6元计算,三万公里的汽油费为10800元,按照比燃油汽车低20%的说法,相应的费用为8640元。这样大致测算的结果换电经营企业是不是能够全包下来?有人认为一辆出租车需要有三组电池,车上一组,备换等待一组,充电备用一组,这样的配置才能实现保障换电的正常运行。最低也要对换电的车辆准备两组电池才行。除非只负责换电池,不负责充电,可以准备用一组电池出租。可能是我们想多了,像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资金雄厚的大型企业完全有能力全包下来,很低的夜晚低谷电价可以保障换电模式的正常经营。服务水平和信誉应当可以做的很好,国家电网现有充电站的服务水平已经做到令消费者满意的程度,增加换电服务也能够做到这样。


力帆股份董事长尹明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将来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发力换电站,会将这一商业模式做到最大,力帆只可能是换电站的小股东,所以我们要趁市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捷足先登先飞一飞。有业内人士表示,事实上最初国家电网是主导以换电模式为主的,但由于主流车商的反对,国家电网不得不改弦易辙。然而目前来看,国家电网并没有放弃旧梦,相信待到电动车产业蓬勃发展之时,单一充电模式必然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到时候国家电网必定会卷土重来展现换电模式的优越性。


绕道换电模式再另辟新径有可能吗?换电经营企业只负责换电池不负责充电就是新径。电动车和电池是分离的,消费者只购买裸车,不用买电池,可以依据个人需要租用适宜的电池,自己处理充电。不管电池的标称容量多少,电池最大实际储存的电量多少是租金的计费根据,只要价格合理,无论新旧电池都会有人愿意使用。上班族平时可以租一个小容量的电池,上班够用就行,今朝续驶里程300公里的电动车,电池容量在50千瓦时左右,按照今朝的技术,动力电池成组后每公斤惟有100瓦时左右,电池组的重量在500公斤上下,平时上班有一半的电量就足够了,可以租一个25千瓦时的电池,省下的那一半电池有250 公斤,相当于四个成年人的重量,每天在车上带着多累呀!减少了250公斤的重量,车子也会节省一些电,跑起来轻快一些。周末假期换一个容量大一些的电池,可以跑远一些。这些惟有换电模式才可以实现。


换电模式经营企业不负责充电不等于不为他们充电,可以吸引这些租电池的用户到换电站充电。这样的新泾会促使换电经营企业增强充电服务,为了提高经营效益,大力发展储能使用成为必然的路线。旧电池的出路也处理了,各种电动车加工厂标准配置的可以换电的电池聚集在这里,只要能够符合储能要求,即使衰减到50%的电池也可以发挥旧电池的作用。夜晚用非常便宜的低谷电(垃圾电)储存电力,电池可以向用户进行换电池出租,也可以向充电桩供电,白天对外进行充电服务。充电经营企业也可以参加进来,增加换电服务,充电业务和换电业务相互融合,共同为新能源电动车服务。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实现电动车换电模式。根据电动车电池的品牌、型号和容量大小,车主可以用手机找到最近的换电站或充电站或通过物联网运输更换电池。只要用户愿意,也可以在就近的充电站实现充电服务。


相信电动车加工厂一定会跟着消费者走,你需要什么样的车我就加工什么样的车,不就是一辆高容量配置电池的车兼容低容量电池的可以换电的车吗?这样的车就和手机一样,可以换电池,也可以分别标准配置高、中、低容量的电池,消费者有权选择配置何种电池,也有权选择不配电池,去向换电模式经营企业租用电池。也许我们说说很容易,电动车厂也是要进行相当程度的研发,相信他们有很强大的研发能力,今朝的技术能够制造出一次充电续驶里程达到400公里、500公里的电动车,也能够制造出可以换电的这样的电动车,如果可以制造出来,那么兼容小容量电池的问题就好办多了,从电动车整车性能上来看,兼容问题应当不大,你想再高容量的电池包,用到剩余电量50%、20%的时候不也可以正常使用吗?充电电池的管理系统BMS可能要具备相应的兼容能力。当然换电模式的电动车也可以像插电式增程汽车那样加装一个小容量的电池包,提供具有行驶50公里左右的电量,另外预留空间可以实现换电模式加装较大容量的动力电池。这样的车也会成为消费者选择的一大亮点。很快众多电动车加工厂就会发现换电模式的路也是这么宽敞,这么有前景。


动力电池加工厂也会发现加工什么容量的电池都有市场,高容量电池并不是唯一的目标,不论容量高低,高质量才是目标,消费者的需求才是目标。智能手机就是例子,换电池的手机原装电池与兼容电池市场非常繁荣,电池和手机也不是一比一的关系。电动车与电池分离后,一定会打破充电模式下车和电一比一的配置关系,电池厂可以为不同的车厂加工多种容量的标配电池,也可以由换电经营企业提供给消费者租用。这种差异化的电池去迎合差异化的消费者,自然而然地会张大消费者群体和这一群体的消费行为。


如果今年可以买到这样的换电模式电动车的消费者,到了明年后年也不用怕了,车还是车,电池还是电池,千变化万变化,万变不离其宗,我的车不变,新电池旧电池、高容量电池低容量电池,想用什么电池就用什么电池。得益于换电模式的大力发展,很方便的可以租到电池,几年后可以换电的旧电动车再也不用担心不好出售了。这样的场景一定是消费者希望看到的。


充电模式和换电模式,哪一种更适合消费者?为什么要非此即彼呢?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对立统一的,这是规律,新能源电动车行业也不例外,两种模式取长补短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结果,加工更多消费者喜欢的畅销的没有后顾之忧的电动车才是我们统一的目标。真的希望看到更多类似桑塔纳汽车那样具有传奇色彩的畅销的电动车出今朝我们面前。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