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知识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锂电池负极材料PK:石墨vs硅材料

2021-04-27 ryder

石墨材料是锂电池界的元老,具有众多优良的素质,但是随着近年来一批高性能的负极材料异军突起,威胁到了石墨材料的地位,演绎了一场相爱相杀的大戏。硅负极材料作为新材料中的杰出代表,与石墨真的是爱恨情仇理不清。


硅负极材料理论比容量达到4200mAh/g以上,远高于石墨类负极(372mAh/g),是下一代锂电池负极材料的有力竞争者。但是硅负极存在天然的缺陷,锂嵌入到Si的晶胞内,会导致Si材料发生严重的膨胀,体积膨胀达到300%,造成正极材料膨胀、粉化,造成容量迅速下降,为了克服硅负极的这些缺点,科学家将两种材料结合在一起,利用石墨克服硅负极的缺点。虽然硅最初是要取代石墨负极,但是最后两种材料却走到了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硅碳复合依据硅的分布方式主要分为包覆型、嵌入型和分子接触型,而依据形态则分为颗粒型和薄膜型,依据硅碳种类的多少分为硅碳二元复合与硅碳多元复合。


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办法有多种,例如高能球磨法(既机械活化法,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机械能诱发化学反应或者诱导材料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变化)、化学气相沉淀法(既CVD法)、溅射沉积法(这是制备膜材料的主要办法,利用气体放电萌生的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高速轰击靶材,使得靶材中原子逸出,沉积到基体上形成薄膜),蒸镀法(将材料加热蒸发,使得材料气化/升华,并沉积在基体上形成薄膜),高温裂解法等。


目前使用的主要办法为高温裂解法,这种办法,相较于其他办法,工艺相对简单,具有很好的使用前景。常用的办法为将纳米硅颗粒分散在有机溶剂中,并加入相应的有机物,干燥后在高温下发生反应裂解反应,生成Si碳复合材料。例如Pengfei.G等将纳米Si,六氯环三膦腈(HCCP)和4,4’-二羟基二苯砜(BSP)加入到四氢呋喃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之中,然后加入三乙胺(TEA)分散清洗干燥后,高温裂解得到Si-C复合材料,其比容量超过1200mAh/g以上,循环40次容量保持率达到95.6%。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