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知识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ECO COM’BAT项目为提升高压电池可继续性开辟新途径 志在减少使用昂贵材料

2021-04-27 ryder

(图源:FraunhoferISC官网)


随着电动化出行趋势日渐分明,新型高性能电池在各方面都面临挑战性的要求,比如续航里程、使用寿命、安全性和充电时间等。而大型电动车电池使用的增多,导致资源需求日益紧张。据外媒报道,为共同开发下一代可继续高压锂电池,10家产业或研究机构成功加入由欧盟资助的ECOCOM'BAT项目。


ECOCOM'BAT创新项目的目标是将绿色和高性能材料结合起来,加快产品开发步伐,加工下一代高压锂电池。该项目由欧盟旗下机构EITRawMaterials支持,德国FraunhoferISC公司负责协调,于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展开。参与该项目的包括材料加工商Arkema和Umicore、电池制造商SAFT和Customcells、研究和技术组织Fraunhofer、CEA、CSIC、ENEA、VITO和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TechnicalUniversityDarmstadt)。


与传统电池相比,新型电池动力需要更强,使用更可继续的材料。德国FraunhoferISC公司的项目协调员AndreasBittner博士表示:“ECOCOM'BAT项目的主要任务是取代通常稀有昂贵的传统材料,甚至是关键性材料,如电极中的钴和电解质中的氟。”


项目组采用并优化ORMOCER?涂层、低钴NMC622和基于导电盐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的特殊高压电解液,这种电解液在高压环境下也能稳定运行,可以满足电池的要求。在此项研究中,电池的钴含量降低约20%,电解质中的氟含量降低三分之二。此外,研发人员采用结构碳添加剂Porocarb和Graphistrength,进一步提高能量和功率密度。他们实验将可继续材料集成到软包电池中,与工业参考电池样品相比,软包电池的性能分明改善,在4.3V下的循环稳定性提高50%。


为了优化ECOCOM’BAT项目材料和电芯,研发人员对电池性能和老化进行了全面的仿真。此外,他们开发和验证了有效的回收概念,以回收镍、钴、石墨和锂等昂贵材料,实现高可继续性。该项目成果助力新一代可继续高压电池的商业化。一旦达到足够的市场需求,这些材料就可以进入实际加工阶段。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