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热管理,系统布置,冷却液路径,电芯传热。小编通过Benchmark为读者介绍吉利帝豪EV300电池组的冷却系统。
热管理
EV300具备高温冷却以及低温加热功能。
高温冷却
在放电模式与智能充电模式下,当电池温度高于38度时水冷开启,低于32度时水冷封闭;
在快充模式下,电池温度高于32度时水冷开启,低于28度水冷封闭;
低温加热
同样地,在放电模式与智能充电模式下,当电池温度低于0度时加热开启,高于3度加热封闭;
在快充模式下,当电池温度低于10度时加热开启,高于12度加热封闭;
依据官方宣传,EV300能实现零下20度快速充电,零下30度仍旧能够使用。
系统布置
来看看整个冷却系统是要怎么样布置的:
上图左为拆开电池组,取下模组之后的结构。其中红色为导热垫,导热垫下面即为冷却板(上图中)。
需要指出的是,冷却板是由两片宽度为36mm,厚度为5.2mm的铝板并行排列组成(上图右),中间存在一定的间隙,汽车人参考认为,这样特别的设计,或许是为了分流平均和减少流阻。
由于电池组搭载两种不同模组,因此,导热垫和冷却板也有两种不同的尺寸。
冷却液路径
由于EV300电池组采用1P95S的结构,有两种类型的模组,采用上下层布置,整个电池冷却路径的设计就非常关键。
汽车人参考经过分解,整理出下图:
图中蓝色标示为上层冷却板,灰色标示为下层冷却板。冷却液流动主要分为两路,整体上采用两并的方式。
第一路(灰色箭头):从进口inlet,流入下层1P5S两个模组(并联),然后流经下层1P6S的5个模组(并联),之后流回下层1P5S两个模组(串联),最后回到出口outlet;
第二路(红色箭头):从进口inlet,流入上层1P5S一个模组,然后流经上层1P6S的5个模组(并联),之后流入下层1P5S两个模组(并联),最后回到出口outlet;
进出口间两个温度传感器,14个内径为13.6mm的快接头,16根冷却管路(6根上层,10根下层),如此复杂的结构,汽车人参考认为,这铁定是经过大量仿真计算分解得到的结果。
电芯传热
最后,我们再介绍一下电芯是要怎么样传热的。
拆开模组,可以看到电芯底部笔直与冷板上方的导热垫接触(下图红色),导热垫厚度为1mm,热量由电芯从上到下传递至冷板,最终由冷板中的冷却液带走。
这是一种最常见也就较简单的传热设计方式。
需要指出的是,在电芯与电芯之间,有一块圈约3mm厚的白色缓冲垫板,汽车人参考认为,这和传热没有关系,主要作用是用于缓冲电芯间充放电引起的膨胀变形。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