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知识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加码6亿!东阳光科联手日本UACJ新建锂电池用铝材料的合资工厂

2021-04-26 ryder

据报道,近日,日本铝材料企业UACJ宣布将在中国新建锂电池用铝材料的合资工厂。预计铝材料将被用于需求增长的纯电动车(EV)。包括其他产品在内,总投资额约为70亿日元。新工厂将于2020年启动量产,面向中国和日本的电池厂商销售。


由UACJ出资49%、广东东阳光科技出资51%的乳源东阳光优艾希杰精箔有限公司将在广东省建设工厂。工厂的总使用面积约为2万平方米。


面向电池材料的设备投资约为50亿日元。除了包裹并保护电池的铝材料外,还将加工充电所需的正极材料。年产能约为1万吨。UACJ目前在群马县、栃木县和马来西亚的3家工厂加工电池用铝材料,此次将成立第4家加工工厂。


乳源东阳光也将增产冷却汽车发动机的热交换器和用于电子产品的铝材料。投资额约合20亿日元。现有2家工厂的年产能约为9万吨,今后将提高3成,达到12万吨。


据UACJ等表示,预计到2025年电池相关铝材料的全球市场规模将张大至2017年预期的3.5倍,达21万吨左右。


动力电池产能扩充和产品性能提升,吸引铝箔加工企业积极布局锂离子电池用铝箔项目。


9月4日,东阳光科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增强与日本最大的铝箔加工企业株式会社UACJ的合作,由双方合资公司乳源东阳光优艾希杰精箔有限公司(下称“乳源精箔”)投资不超过6亿元,用于建设汽车热交换器用钎焊箔扩建项目及锂离子电池用电池铝箔新建项目,产品包括钎焊箔以及锂离子电池用电池铝箔。


项目实行完毕后,东阳光科的钎焊箔总产能将达到7万吨/年,电池铝箔产能预计达到约1万吨/年,预计2020年完成一期建设并开始投产。


东阳光科主营业务主要分为电子新材料、合金材料以及化工产品三大板块,主要加工各类箔产品,是国内最大的化成箔、亲水箔加工商,核心产品为铝电解电容器用电极箔,同时兼并发展氟化工。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继续增长带动下,东阳光科积极布局锂离子电池用铝箔。


随着动力电池产能继续扩充以及电池能量密度提高的紧迫需求,动力电池专用铝箔的市场需求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同时也对铝箔的产品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数据显示,1Gwh锂离子电池的铝箔用量在600-800吨左右。可以预见,新能源动力汽车的需求迎来爆发式增长的背景下,国内锂离子电池用铝箔的市场规模也将大幅增长,为铝箔企业的产品出货量和业绩增长提供动力。


与此同时,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关键基材之一,铝箔主要用作正极材料的集流体和外包材料,产品用量需求较大但性能要求较高,而动力电池专用铝箔的技术门槛比较高,这意味着能够给动力电池企业大规模供货的铝箔企业较少,从而使铝箔的产品毛利率得到保障,而市场占有率较高的铝箔企业其产品盈利能力空间较为可观。


目前,国内铝板带箔加工企业较多,整体规模偏小,技术创新能力和新产品研发能力均不足,从而导致行业的进入门槛较低,行业聚集度低。其中技术含量较低,附加值较低的铝板带、铝箔毛料产品相对成熟,市场占比高,而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较高的双零箔产品、钎焊箔产品以及电池箔产品等产销量较低。


东阳光科布局锂离子电池用电池铝箔项目正是基于国内高端锂离子电池用铝箔供应紧缺的现状,意图抢占高端铝箔市场。此次与日本最大的铝箔加工企业UACJ成立合资公司建设锂离子电池用电池铝箔项目,也是想借助UACJ在铝箔范畴的技术优点,进一步提高其钎焊箔产品的市场地位,并加码锂离子电池铝箔,完善并优化公司产品结构。


资料显示,乳源精箔成立于2002年,由东阳光科与UACJ分别持股51%和49%。2017年乳源精箔实现营收30.92亿元,净利润5932.43万元;2018年1-6月,公司实现营收16.15亿元,净利润3812.39万元。


项目建成以后,东阳光科将增加锂离子电池铝箔业务,为公司业绩增长增添新的动力引擎。


值得留意的是,与传统的食品包装用、空调、印刷等范畴所需铝箔不同,锂离子电池用铝箔在性能上要求更高,尤其是动力电池。因此企业面临一定的准入门槛,加上铝箔行业具有前期投资大等特殊性,企业在布局锂离子电池铝箔时将面临资金流动大、账期长、回款难等问题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