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造汽车”的特斯拉也要造电池了。
近日,有消息称,特斯拉收购了加拿大电池制造设备和工程技术公司Hibar(海霸)。
实际上,特斯拉觊觎动力电池市场已久,不少新能源车企也都开始布局这一范畴,以保证电池供应。
特斯拉或将造电池
一份新的文件显示,特斯拉将海霸列为下属公司,而且是与特斯拉、加拿大政府合作成立笔直相关的子公司。
《证券日报》记者从海霸中国分公司官网查询到,该企业注册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创立于1970年,以精密计量泵和注液分配系统起家,目前主要从事电动车、笔记本电脑等电动产品的小型自动电池加工设备的制造,并为相关企业提供满足其加工自动化要求的处理方案。
在自我解析中,海霸公司还表示:“在过去的近40多年的时间里,海霸公司已经成为电池行业中一次电池及二次电池加工线的首选供应商。”
但截至发稿,特斯拉和海霸均未公开回应收购一事。
这已经不是特斯拉第一次进军电池市场。
早在今年2月份,特斯拉以2.1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电池技术公司Maxwell,用以加强其在能源储备和电力输送方面的专业技术,此举被认为是特斯拉进军电池产业的强烈信号;6月份,有媒体报道称,特斯拉已经组建秘密试验室进行电池加工技术研发。
此外,特斯拉还和加拿大Jeff Dahn专家组达成一项研究协议,针对电池产能及密度的提升共同展开研究,特斯拉还计划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建设一条新的电池加工线,目前正在针对该加工线的设计人员、分解师、探测人员等核心岗位展开招聘。
在今年6月份的投资者大会上,马斯克称,“如果我是外部投资人,我会高度关注两件事:自动驾驶落地时间表,以及张大电池加工规模、降低单位电池成本的规划”。他还强调,特斯拉计划在今年年底召开电池和动力总成投资者日,届时特斯拉关于电池的更多规划将浮出水面。
值得一提的是,10月7日,一辆Model 3电动车出今朝特斯拉上海工厂附近的一条新的探测跑道上,特斯拉上海工厂投产进入倒计时。
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特斯拉上海工厂的投产,对电池的需求也会更大。除了寻求电池合作伙伴,造电池正在成为特斯拉紧要的战略布局。
不少车企都有造电池计划
对于新能源车企来说,电池作为最关键的一环,可以说,惟有造出好电池,才能造出好的新能源汽车。
但目前的现状是,电池仍然是新能源车企的短板。
以特斯拉为例,2014年7月份,特斯拉和松下签署了超级工厂协议。依据协议,特斯拉将负责提供并管理工厂的土地、建筑和公用设施,松下负责加工并供应锂离子电池,同时投资加工所需的设备等。但是,特斯拉与松下合作多年后,随着特斯拉上海工厂投产在即,松下已经无法满足特斯拉。
马斯克曾表示,松下每年只能达到24GWh的电池产能,无法全部完成特斯拉35GWh的电池需求。
这也意味着特斯拉需要寻找新的电池供应商。
陷入电池困境的不仅仅是特斯拉,其他新能源车企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所以,不少车企都有造电池的计划。
据知道,奔驰、大众、通用等国外车企已经开始布局动力电池市场。其中,大众汽车计划投资9亿欧元,与瑞典电池企业Northvolt合资建立新电池工厂。该工厂将于2020年在德国萨尔茨吉特开建,计划2024年投产,初始产能为16GWh。
此外,国内的上汽、广汽、东风等车企也分别与宁德时代成立合资公司,通过与电池企业绑定来保证电池供应。
尽管新能源车企对动力电池市场蠢蠢欲动,但对于车企造电池这件事,也有业内人士持悲观态度。
真锂研究首席分解师墨柯不看好新能源车企在电池范畴能够有所作为。他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专业的事由专业的人做。做电池容易,做好电池不容易。与电池企业合作建厂,电池制造交由电池厂做,电池系统自己做,各有分工,各有责任,这是可以考虑的,但自己做会有不少问题。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