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知识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欧洲汽车零部件巨头燃料电池布局揭秘

2021-04-26 ryder

前不久,德国马勒集团整合了公司的资源,创建“燃料电池项目部”。


据悉,此次创立的燃料电池项目部聚集了马勒集团在传统出行范畴的丰富研发经验,依赖其热管理、空气与液体管理和过滤等范畴的各方之力,团队人员可以依据模拟结果的分解结论来确定外围零部件的设计方案,从而为车辆实现成本优化。


事实上,马勒只是欧洲汽车零部件企业布局氢燃料电车汽车范畴的一个突出代表,除了马勒以外,博世集团、佛吉亚、盖瑞特等零部件巨头也都在抢滩氢燃料电池市场。


笔者就盘点一下那些正在布局氢燃料电池行业的零部件巨头们,以供读者参考。


博世集团:结盟燃料电池电堆制造商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集团在淡化纯电动车范畴的布局之后,开始将重点放在燃料电池范畴。


目前,博世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燃料电池专利,预计2021年推出氢燃料电池车专用的电源控制器(PCU)。此外博世还开发了燃料电池控制单元(FCCU)。


2018年8月,博世与英国CeresPower签署合作,计划收购后者4%股份,并共同开发下一阶段,适用于各种使用场景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技术。


2018年12月,博世与瑞典电堆制造商PowerCell签署协议,将向博世提供燃料电池堆,用于博世汽车行业的原型燃料电池系统。双方还将面向车用市场需求,联合开发功率密度和耐久性领先的燃料电池堆PowerCellS3。


博世日前又与Powercell结为合作联盟。依据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开发适合批量加工的质子交换膜(PEM)燃料电池技术。将来,博世将以许可证协议的模式实现该技术的量产,以供应全球汽车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7年11月,博世与潍柴动力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共同建设国际一流的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创新链和产业链,共同合作开发加工氢燃料电池及相关部件。


博世集团还在今年7月对外公布,每年将投资1亿欧元启动燃料电池车主要零部件开发,到2022年量产。


盖瑞特:两级电动压缩机用于燃料电池车


盖瑞特公司的前身是霍尼韦尔交通系统业务部,2018年10月1日从霍尼韦尔分立出来并在纽交所上市,作为涡轮增压技术范畴的领导者,早在2016年就将其首创的两级电动压缩机就搭载在本田CLARITY上,实现量产。


据知道,该电动压缩机系统还采用了差异化的技术设计,例如空气轴承使用,杜绝了压缩机中的任何油脂污染,也减低了燃料电池受污染的相关风险。迄今为止,盖瑞特参与了10多个OEM项目,为氢燃料电池汽车开发电动压缩机。


佛吉亚:推出高压储氢系统


佛吉亚作为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旗下汽车零部件企业,同时也是全球第八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近年来,在加速推进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的布局。


2018年的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佛吉亚展出高压储氢系统及燃料电池堆栈。通过将大量技术经验用于其系统整合,佛吉亚推出了将储氢管理、压力管理及燃料电池堆栈技术整合到轻量化商用车的综合方案。


自2019年以来,佛吉亚在燃料电池范畴有一系列投入。其中包括与法国CEA(原子能与可替代能源委员会)签订五年合作协议,就燃料电池堆技术的研发项目进行合作。


今年6月,佛吉亚宣布在位于法国巴旺的佛吉亚研发中心内,成立专注于储氢系统研发的全球技术中心。该技术中心计划于2020年第二季度起投入运营,总投资约2500万欧元,包括来自法国勃艮第-弗朗什-孔泰大区的490万欧元财政补贴。


佛吉亚还决定每年投入约1500万欧元用于燃料电池研发,以期充足激发该项技术在汽车行业中的潜力。


马勒:布局燃料电池汽车紧要组件


马勒公司是位于德国斯图加特的系统专家,是卡车冷却和空调系统的开发商和供应商。


2018年9月,马勒与尼古拉就热管理方面达成合作意识,将合作开发全新的氢燃料电池卡车NikolaTwo。


据知道,NikolaTwo的燃料电池、牵引电动机、电力电子设备和电池的开发以及多个冷却系统加工中,所有相关系统组件均来自马勒。


事实上低调的马勒已开发出大量适合燃料电池驱动商用车用大规模加工的紧要组件,包括冷燃烧空气管理、压缩机、加湿器、冷却液、水分离器、排气通路以及燃料电池监测模块等。马勒最近宣布创建“燃料电池项目部”,也声明公司进军氢燃料电池行业的雄心。


编辑点评


当前燃料电池仍存在核心技术壁垒,技术优点被掌握在少数企业手中,汽车零部件巨头们无法确保在现有的技术和产品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因此零部件企业选择与电堆厂或系统厂商结盟合作,一方面能发挥自己的固有优点,另一方面也能降低投资风险。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