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知识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制约锂电池产业发展的瓶颈是什么?

2021-04-26 ryder

我国是锂电池最主要的加工国之一。2014年,我国锂电池产量达52.87亿只,占全球总产量的71.2%,已连续10年位居全球首位。2018年,我国锂电池产量达到121.14亿只,比2014年增长了一倍多。


面对锂电池行业的快速发展,为了增强管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工信部近日公布了《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8年本)》和《锂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方法(2018年本)》,新文件已经于2019年2月15日起正式施行。
尽管锂电池行业发展前景较好,孙伟也表示,制约锂电池产业发展的瓶颈不容忽视。如在安全技术瓶颈方面,忽视安全结构设计,热失控现象频发;制造工艺达不到高质量产品要求,电池包一致性问题需完善;成本居高不下,材料核心技术待冲破;标准体系缺失,亟待加快制修订工作;市场秩序杂乱,企业无序竞争严重;安全监管职责不到位,行业管理作用尚未得到有效发挥;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刚刚起步,需要加快引导。


重技术创新和智能、绿色制造


此前的《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和《锂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方法》于2015年由工信部发布。本次修订是在我国锂电行业经过3年多时间发展和践行的基础上,两个规范文件的首次修正。那么,修订是什么亮点?


其中,新文件的一大亮点是由原先的重产能转向重技术创新,删减了2015年版本中对产能的要求,如电池年产能不低于1亿瓦时,正、负极材料年产能均不低于2000吨等;新增了多条对技术创新的要求,如研发经费不低于当年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3%,鼓励企业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质或省级以上研发机构、技术中心等。


有助于行业优胜劣汰、有序竞争


我国锂电池行业一直处于优质产能不足的状态,如在动力电池范畴,前十强之外的动力电池企业共计拥有约13%的市场需求量,但却占据行业总产能的约55%,其中大部分属于低端产能,其产能利用率仅约为10%,拉低了行业整体产能利用率指标。尽管本次出台的《锂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方法》中,适用企业从事范围中刨除了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但是在2016年,动力电池在锂电池产量中占比为45.08%。


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殷承良认为,继铅酸、镍氢等技术更迭之后,目前锂电池正在蓬勃发展,但我国近200家的动力电池企业规模也太过庞大,非常需要并购和整合。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