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知识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中国锂离子电池行业投资井喷 需要警戒技术换代风险

2021-04-26 ryder

我国锂离子电池的投资正呈现井喷态势。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上半年,已有54家动力电池的上中下游上市公司,发布了投资扩产计划,投资金额累计近1160亿元人民币。那么,中国动力电池目前是怎么样一种竞争格局?有没有产能过剩的风险?可靠的技术路径是哪些?


7月4号,锂离子电池上市公司亿纬锂能发布公告说,已经签订投资额达25.18亿元的动力电池项目,用于张大动力锂离子电池产能规模。在这之前的6月21号,智慧能源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远东福斯特,将以现金方式增资人民币1.5亿元。6月14号,南都电源公告,公司拟自筹资金17.8亿元,投资动力锂电技术改造项目。而整个6月份,共有9家上市公司持续加码动力锂离子电池。


投资锂离子电池,上市公司大有豁出去的架势。据不完全统计,整个上半年,相关投资金额累计接近1160亿元人民币。分解认为,锂离子电池之所以这么受资本的追捧,跟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有关。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


董扬: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到2015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到2016年5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50万辆。


也有分解指出,6月份,工信部发布《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第四批企业目录,由于补贴等因素影响,进入目录的电池企业势必更受新能源车企的欢迎,这刺激电池企业拼命做大,争取进入目录。


上市公司大量投资锂离子电池,如果引发中小企业的跟风效仿,行业会不会出现产能过剩的隐忧呢?这要从我国动力电池行业的格局说起,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专家组组长干勇说,小而散是中国动力电池行业的主要特点。


干勇:中国电池产业的分散度比较高,100万千瓦加工能力的锂动力电池厂在10家左右。


记者:也就是在这个能力之下的有很多吗?


干勇:对,很多,4、5百家是有的。


据知道,我国目前最大的锂离子电池企业,市场占有率也惟有14%左右。与此对比,韩国和日本的电池加工企业一般都是巨头,而且惟有3家左右,研发能力和市场占有率都有分明优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内上市公司加大投资,做大做强,有利于行业进一步整合,考虑到新能源汽车的巨大增长空间,产能过剩仿佛并不值得过度担忧。


尽管如此,对于锂离子电池的投资,还有一个潜在的问题,那就是技术的更新换代。依据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董事长熊柏青的解析,动力电池范畴存在一个奇怪的现象。


熊柏青:在动力电池这个范畴,一代新的产品出来,可能对上一代产品就是一个洗牌。你买一件衣服也好,一个手机也好,一定是越好的东西价格越贵,比如手机性能越高,就越贵。但是动力电池恰恰相反,它的能量密度越高,性能越高,这个电池反而越便宜。


目前,动力电池最成熟的技术当然是锂离子电池,但是,石墨烯电池、氢燃料电池等技术也在加速研发。一旦这些技术取得冲破,如今押宝锂离子电池的动作,是否就会让人追悔莫及呢?一些专家认为,不排除这样的可能。但是熊柏青指出,新技术的替代是渐进的,一定时间内,锂离子电池仍是主流。


熊柏青:氢燃料电池按照今朝技术发展水平来看,业内一个基本判断是,认为它会在2030年之后,出现增长,将来10年的主流,可能还是锂电池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