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知识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锂电行业PACK公司生存现状

2021-04-26 ryder

众所周知,动力锂离子电池从加工到使用于新能源汽车,有个核心的环节——PACK成组。无论哪种类型的动力锂离子电池单体,都非得经过PACK成组、检验合格之后,最终才能使用于新能源汽车上。


然而目前,行业内并未对各家新能源车企所使用的动力锂离子电池及电池模组标准定型,所以据知道,不同的汽车厂商几乎都没有采用相同的模组和加工工艺。


这不仅导致动力锂离子电池面对众多规格体系不兼容的尴尬,迥异的电池规格及加工工艺也制约着公司的加工效率,无法有效地提升产品质量和产量。同时,也对电池加工所需的自动化产线设计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


并不专业的PACK现状


去年九月,工信部出台《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在有关加工规模和工艺技术中要求“公司应采取工艺先进、节能环保、安全稳定、自动化程度高的加工工艺和设备”。这就意味着,政策对自动化产线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由于模组不固定,电芯、壳体、汇流连接片、BMS系统等均可能发生变化,因此加工线的兼容性就显得尤其紧要。


现阶段国内动力锂离子电池PACK水平差距悬殊,行业内真正能够满足下游整车厂商需求的优质PACK厂商寥寥无几,这就导致一些技术能力强、设计办法优秀、行业相关经验丰富的自动化集成商深受锂电加工公司的酷爱。


而据知道,目前PACK范畴做得比较有影响力的有普莱德、欣旺达、德赛电池、北京爱思开、上海捷新、欧鹏巴赫等。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电池PACK技术总体由三类主体执行:电芯制造公司,整车制造公司和第三方独立或合资的专业PACK公司。据不完全统计,60-70%的PACK是由电芯公司完成(客车范畴应当几乎达到100%),10-20%是由整车公司完成,20%是由第三方完成的。


其中,电芯公司涉足PACK的紧要包括国轩高科、天津力神、宁德时代新能源、沃特玛等电芯公司;整车公司做PACK的代表公司有比亚迪、江淮汽车等;专业的PACK公司紧要有欣旺达、德赛、普莱斯、上海捷新等。


某PACK公司高管认为,目前专业做动力锂离子电池PACK的厂商就像“三明治”相同面对着双层夹击。首先,面对资金和技术的压迫,动力锂离子电池系统PACK要大量成熟技术的相互交织与协作,加上这一路下来的投资很大,面对的压力和风险巨大。其次,是来自电芯公司和整车厂的挤压,电芯及整车公司可以实现内部消化,在整个PACK范畴占尽了优点。


而谈到大家在动力锂离子电池PACK方面的技术协作,上述高管补充到,在电池管理系统的定制化开发技术、热管理技术、电流控制和测试技术、模组拼装设计技术、铝合金动力锂离子电池外箱铸造技术、计算机虚拟开发技术等上面均要熟练的进行协调和操作。所有这些,不是某家公司可以单独完成的,目前协作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增强。


不过,有人对此观点也持反对的态度,“动力锂离子电池整个产业链专业化的细致分工正逐渐的明朗化,将来专业的动力锂离子电池系统PACK厂商或将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肯定会冲破目前20%的占比”。


“与整车厂、电芯厂相比,拥有电池管理系统(BMS)核心研发能力的专业PACK厂商可以针对车厂不同车型,及时调整设计办法,匹配度是最高的,后期的竞争优点也高,当然是指质量与品质过硬的PACK厂商。”中工巨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明表示,整车厂和电芯厂想挤掉做PACK的厂几乎不可能,但是专业做PACK的公司市场份额想要超过整车厂和电芯厂也不大可能实现,最后留存的PACK厂,必然都是拥有一定技术创新能力的公司。


PACK谁做比较适宜?


据我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预测,今年整年新能源汽车预计销售可以达到70万辆,对应的动力锂离子电池需求将达到30Gwh。预计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车市场将达到145万辆,对应的锂电池需求量将冲破60Gwh。


以2.5元/Wh的电池均价来估算,国内动力锂离子电池(蕴含PACK)市场总产值目前在750亿元左右。可以预见,国内动力锂离子电池市场需求飙升,无疑也是给PACK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将会成为设备范畴将来紧要的角力场。


此前,长信科技7.7亿元增资比克动力电芯及PACK资产,东方精工47亿高价估值收购普莱德就是最好的佐证。


在做PACK的初衷上,电芯公司和整车公司相比于专业PACK公司的不同之处在于,电芯公司和整车公司是想通过掌握BMS和PACK技术,利用规模化降低成本。同时也可以戒备过度的依靠专业的PACK公司。


除此之外,业内普遍认为,PACK及BMS在保障电池安全方面的用途无可替代。所以整车公司和电芯公司做PACK的“隐形原由”是新能源车安全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自己掌握PACK和BMS系统,可以戒备今后在安全问题上导致“扯皮”。


然而,动力锂离子电池系统PACK关于技术和资金需求非常高,目前一条年产一万套电池组的PACK加工线,所需加工设备资金2000-5000万元之间,假若电芯公司和整车厂完全自行加工很有可能失去成本优点。


因此,PACK交由更专业的PACK公司来做,在成本控制上会比较合理。但PACK公司要想生存,除了要掌握PACK核心技术,更要为客户供应完善的PACK处理办法,同时建立起售前、售中、售后的服务体系,以消除客户的后顾之忧。


PACK公司生存之道


“PACK的技术难点在于结构、热管理、防护等级等问题上,大的方向分两个方面:一是BMS技术,紧要体今朝我们要依据车厂客户特定车型的详尽需求进行BMS研发;二是PACK的结构设计,整车厂对PACK的体积、重量、热管理和密封性要求都比较高。”林明表示。


可想而知,PACK公司想要分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红利,就必然要依赖比电池加工公司、整车公司更专业的技术及更好的成本控制能力,以及更专业的自动化设备来实现与整车厂的稳定的合作,好在PACK公司对动力锂离子电池系统定制化需求的理解能力较强。


这是因为,动力锂离子电池PACK从立项到销售出去周期比较长,其要依据车厂特定车型的详尽需求,进行立项-办法设计-内部试制-样品探测-联调联试-国标认证-产品定型-向工信部交申请-工信部审查-工信部公布通告等,这也导致PACK范畴的进入门槛高。


由于进入门槛高,PACK厂商的内部竞争对手会相对稳定,但是随着产业链各自之间不断的“联姻”,市场竞争格局也呈现出新的态势。强强联合不仅巩固了各自优点地位,还能实现了1+1>2的效果,这也是为甚么目前动力锂离子电池PACK行业流行“兼并购”的原由之一。


业内人士认为,将来PACK公司要想在将来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非得淘汰掉传统的装配工艺及加工方式,因为电池的紧要客户整车制造公司永远不变的要求就是更安全、更可高靠性和一致性。自动化、智能化的加工方式,或将成为车企考量PACK公司的紧要指标。


因此自2015年起,为了提升加工效率,降低成本,已经有一些实力较强的公司开始逐步选用全自动化的PACK产线。


业内人士认为,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和资金扶持,PACK公司才能有效的开拓市场。同时PACK厂商要不断加强公司的研发实力、提升产品质量、实现加工的自动化。同时还要巩固好自己的BMS团队,为客户供应整套合理的处理办法。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