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知识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我国车载电池领跑世界 市场份额超过60%

2021-04-26 ryder

车载锂电池是纯电动车的核心部件,我国厂商已经在这一范畴领跑。我国政府大力扶持电动车产业,在巨大内需的推动下,我国公司掌握了全球超过60%的市场份额,占据压倒性优点。我国大型公司还在准备进行巨额投资。日本公司曾在锂电池范畴领先,但目前只剩松下还在孤军奋战,其他公司的存在感日益淡薄。


我国大型车载锂电池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提出的中期构想震惊全球。该公司提出,到2020年拥有50GWh产量,这一数字是全球需求的近2倍。首先与上海汽车在江苏省常州市联合投资100亿元建设年产10GWh的厂。


日本矢野经济研究所的调查显示,截至2016年,我国厂商在全球车载锂电池市场上占据最大份额,市场占有率超过60%。排名第2的日本市场份额超过20%,韩国公司的份额不到10%。日本调查公司TechnoSystemsResearch的藤田光贵表示:“从2016年出货的电池容量来看,我国厂商垄断了前5”。


我国振兴电动车的国家战略对公司破格的扩张政策构成了支撑。我国提出到2020年普及500万辆纯电动车等新能源车的方针。继英法之后,开始讨论今后禁止汽油车。日本富士经济的调查显示,我国占全球电动乘用车销量份额的51%。这些车辆中大部分被认为搭载了国产电池,旺盛的内需对电池厂商构成了支撑。


瞄准了我国需求,韩国LG化学和三星SDI于2015年在我国开设了新厂。但我国政府将其排除在补贴对象外,新厂的订单并未新增。


锂电池的原型由日本人创造,索尼于1991年在全球率先完成实用化。日本公司在材料和加工工艺等方面拥有大量专利,通过同时提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的顶端技术而略胜一筹。


日美欧市场是面向乘用车的顶端电池技术竞争的主战场,日韩公司基本垄断了这一市场。日本公司当中,惟有松下还保持一定实力。松下与美国特斯拉合作,在美国花费50亿美元建造了巨大厂。松下向电池范畴投入大量设备投资,2017年内还将在大连启动新厂。


我国政府也在试图打破日韩在这方面的优点。


为提高本国电池厂商的技术水平,我国三月份公布了向高性能电池研发供应补贴的方针。希望培育国内电池公司,使其产品能被日美欧的汽车公司选中,克服我国电池公司只在国内占据优点的弊病。德国宝马最近决定采用宁德时代的电池,这有可能成为打入日韩公司传统地盘的一个冲破口。


电池决定汽车竞争力的时代即未来临,相关产业也在不断上升。倘若在规模和技术上双双落后于我国,日本公司将丧失竞争力。不过要想普及电动车,离不开被视为下一代关键要素的全固体电池等的技术进步。胜负的比拼尚未结束。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