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适宜的充电制度对于电池放电容量有紧要影响。充电深度浅,则放电容量会相应减少,若过充则会影响电池的化学活性物质造成不可逆的伤害,降低电池的容量和寿命。因此需要选择适宜的充电倍率、上限电压和恒压截止电流,以保证在实现充电容量的情况下,兼顾优化充电效率和安全稳定性。
目前动力锂电池多采用恒流-恒压充电模式。通过分解磷酸铁锂体系和三元体系电池在不同充电电流及不同截止电压下的恒流恒压充电结果,可知:(1)充电截止电压一定时,充电电流增大、恒流比减小,充电时间缩短,但能耗增加;(2)充电电流一定时,随着充电截止电压的降低,恒流充入比减小,充入容量和能量都在降低,为保证电池容量,磷酸铁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截止电压不能低于3.4V。需要平衡充电时间和能量损耗,选择适宜的充电电流和截止时间。
各单体SOC一致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池包放电能力,而均衡充电为实现各单体放电初始SOC平台相似提供了可能,可以提高放电容量和放电效率(放电容量/配组容量)。充电中的均衡方式是指动力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均衡,一般是在电池包单体电压达到或高于设定的电压时开始均衡,通过减小充电电流戒备过充电。
依据电池包中单体电池的不同状态,通过电池包均衡充电控制电路模型、均衡电路微调单体电池的充电电流,提出了一种既能够实现电池包快速充电,又能够消除单体电池不一致对电池包循环寿命影响的均衡充电控制策略。详尽是通过开关信号,将锂电池包整体能量对单体电池进行补充,或者将单体电池能量向整体电池包进行能量转换。在电池包充电过程中,通过测试各个单体电池的电压值,当单体电池电压达到一定值时,均衡模块开始工作。把单体电池中的充电电流进行分流从而降低充电电压,分出的电流经模块转换将能量反馈回充电总线,达到均衡的目的。
有人提出了一种变倍率充电均衡处理方案,该方案的均衡思想是只对能量低的单体电池进行附加能量补给,避免了将能量多的单体电池能量取出的过程,这就大大简化了均衡电路的拓扑结构。即采用不同的充电倍率对不同能量状态的单体电池进行充电,从而达到良好的平衡效果。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