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知识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怎么测试锂电池电解液注液量少?

2021-04-26 ryder

由于电解液在锂电池工作的过程中会继续的在正负极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因此注液量过少关于锂电池的循环寿命不利,同时倘若电解液数量过少,也会导致部分活性物质无法浸润,因此不利于锂电池容量的发挥,但是注液量过多也会造成锂电池能量密度下降,成本升高等问题,因此要怎么样确定适宜的注液量,关于锂电池在性能和成本之间的平衡就显得尤为紧要。


锂电池电解液注液量的略少、少、严重少这是一般说法,没有严格要求。电解液即使是略少,锂电池也已经是不良品了。电解液略少的电芯,不容易被发现,这个时候,电芯的容量和内阻都是正常的,测试出锂电池电解液略少电芯有三类办法:拆电芯、称重、探测。


1.拆电芯


拆开属于破坏性实验且一次只能测试一个电芯,虽然可以直观和准确的确定问题,但实际用此办法筛选电芯的基本不用。


2.称重


这一办法准确性较低,因为极片、铝塑膜等也会有重量差异;锂电池电解液既然是略少,那么实际每个电芯的保液量也就不会差距很大,这样其他材料的重量差异,很可能大于电解液重量的差异。


当然,可以通过注液时实测每个电芯的注液量或者保液量来准确的、及时的得知问题电芯,但是与其对全电芯称重,不如新增注液设备的准确性和优化工艺,从而治标治本。


3.探测


这个是问题的重点,用何种探测办法能够筛选出电解液略少的电芯,等价于电解液略少的电芯会有何种异常。目前仅知道两种办法可以测出容量、内阻皆正常的,但是电解液却略少的电芯。这两个办法分别是:循环、倍率放电平台。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