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知识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有关全固态锂二次电池的展望

2021-04-26 ryder

全固态锂二次电池的容量划分及相应的使用范畴和制备工艺


因为这一块量产比较少,技术也不成熟,所以我学习了同行业的文章来描述这个加工过程。所有的固体锂二次电池可分为薄膜型和大容量型。所有类型的固态锂电池的电池封装技术都大同小异,紧要差别在于电极和电解质隔膜的制备。


薄膜全固态锂二次电池是将电池中的各种元素按正极、电解质和负极的顺序在基底上制备成薄膜,最后封装成电池。在制备过程中,应选择相应的工艺来分离电池的薄膜层。一般来说,金属锂是最常见的负极,采用真空热气体沉积(VD)技术制备。电解液和阳极,包括氧化物阳极,可以选择各种溅射技术,如射频溅射(RFS),射频磁控溅射(RFMS)等,也有3D打印技术的研究,准备薄膜。


大容量固态锂二次电池,由于使用面广、市场大、需求大,可以快速低成本规模化制备,在液态锂电池中广泛使用于高速捏合涂层或喷涂技术学习。以聚合物固体电解质为基础,制备大容量全固态锂二次电池,接近现有锂电池的缠绕工艺。然而,考虑到灵活的克林顿无机固体电解质膜,在制备全固态锂二次电池当更多选择纹理的过程,至于具体的制备分离电解质和阳极隔膜重叠,或选择一个双层或多层涂层制备电解液阳极复合层,更适合大规模加工技能道路还有待进一步讨论。


虽然固态锂二次电池加工设备和传统的锂电池电池加工设备有很大的不同,但从客观、没有革命性的眼光看,也许80%的设备可以持续锂电池加工设备,加工环境有更高的需求,需求之间的更高层次的无聊(所有低于露点40℃),它对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容器,铝、镍、钴、锂、钛酸锂等对空气储能设备或材料敏感的公司,加工环境兼容,但相应的环境资本取得分明进步。


在制备过程中,由于固体电解质膜的柔性不足,固体电池包装比缠绕过程更倾向于分层,但细分过程尚不清楚。在制造设备方面,固态电池与传统锂电池虽然有很大的差别,但并没有根本的差别,只是在涂层、包装等工艺上要定制设备,加工环境要在更加苛刻的镗孔中进行。


展望全固态锂二次电池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分明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其中动力锂离子电池是新能源汽车最关键的核心部件,其关键程度可见一斑。依据《我国节能与新能源轿车技术路线图》,2020年纯电动车动力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指挥方针为300Wh/kg,2025年为400Wh/kg,2030年为500Wh/kg。公共信息,然后选择三元正极材料和石墨阳极材料电解液动力锂电池的能量密度限制在250wh/公斤,硅基复合材料的引入而不是纯石墨作为阴极材料,电解液动力锂电池的能量密度电池可以达到300wh/公斤,上限是350wh/公斤(今朝在使用松下21700电池,特斯拉模型正选择NCA三元材料,负选择硅基复合材料,能量密度已超过300WH/kg),国内一些公司已推出300WH/kg样品电池。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